普遍認知中,骨質疏松被視為老年專屬,實則不然。近年來,其年輕化趨勢顯著,悄然成為新時代的‘隱形殺手’。據調查數據顯示,在20-30歲的年輕人中,竟然發現有近四成的體檢者骨密度顯著降低。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布的《中國居民骨骼健康指數報告》也顯示, 17.27%的青年人骨量減少,0.93%的人患有骨質疏松。可見,骨質疏松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骨質疏松正在一步步向年輕人逼近呢?
1.骨質疏松可能是吸煙惹的禍
“兄弟,借個火”,曾幾何時,在年輕人的世界里,一支煙,可以開啟一段故事,也可以走上一個江湖。當下,不少年輕人借吸煙帶來的短暫快感,試圖緩解生活、工作或升學的重壓。但他們卻不曾料到,吸煙竟然會威脅到他們的骨骼。
首先,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影響鈣的吸收,即使在停止吸煙后36小時,尼古丁的代謝產物仍存在于體內;其次,煙草內的煙堿可抑制成骨細胞,刺激破骨細胞的活性,還可以促進雌激素的分解,影響骨正常代謝。此外,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害肝臟,進而影響維生素D在肝臟內的活化過程,導致活性維生素D的生成量減少,從而增加患骨質疏松的風險。
2.大量飲酒是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感情深呀,一口悶!”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類似被勸酒的經歷。隨著90后在飯局上逐漸崛起,這種酒桌文化似乎并沒有多么顯著的改觀。根據國際骨質疏松癥基金會的問卷,每天飲酒量超過2小杯被認為是骨質疏松的一個風險因素。具體來說,這相當于500cc啤酒(酒精濃度4%)、80cc紅酒(酒精濃度12.5%)或50cc白酒(酒精濃度40%)。飲酒過量會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因為酒精可以抑制成骨細胞的功能,影響骨骼的生長發育,導致骨量減少。
那么,為什么飲酒會引起骨質疏松呢?過量的酒精會抑制成骨細胞的活性,導致骨質破壞的速度超過骨質形成的速度,進而引發骨質流失。另一方面,長期大量飲酒會損傷肝細胞,導致肝內25-羥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進而減少維生素D3的羥化過程,使活性維生素D3的生成量降低,這會影響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最終導致骨形成和骨礦化的減少,從而引發骨質疏松。
3.可樂雪碧可能會“偷”走你的骨質
不可否認,相較平淡無味的白開水,像可樂、雪碧這一類的碳酸飲料的口感更刺激,這也是碳酸飲料在年輕人中更受青睞的主要原因。如果告訴你,碳酸飲料喝多了會骨質疏松,估計很多網友認為這是聳人聽聞。
但事實是,碳酸飲料含糖量極高,長期攝入會導致脂肪堆積。在骨代謝過程中,成骨細胞和脂肪細胞均源自骨髓基質內的間充質干細胞,脂肪細胞增多會抑制成骨細胞,進而影響骨骼健康。而且,高糖攝入不僅會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還會抑制鈣、鎂、磷等礦物質的吸收,無形中削弱骨骼強度。另外,長期飲用碳酸飲料會減少牛奶、豆漿、酸奶等富含鈣質、氨基酸、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攝入,對骨骼發育期的青少年尤為不利。
4.小心“宅”出骨質疏松
宅,已經成為大部分90后的生活狀態。90 后們的主要消遣方式,就是宅在家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打開手機玩王者榮耀,打開電腦開黑到深夜,點開抖音看各種逗比瞬間…可以說,除了拿外賣,其他事情都可以在床上解決。
但這種宅到長毛的生活方式,卻讓90后的骨骼長期未經鍛煉,導致他們的骨密度變低。早在19世紀,德國學者沃爾夫就發現:適當的負重,會讓骨骼變強壯;如果減少負重,骨骼也會變細,骨量就會減少。這就是著名的沃爾夫定律。已有研究證實,運動能直接對骨密度的維持產生積極效果,因為當體育活動能夠持續不斷地定期進行時,新舊骨質細胞的取代和傳遞系統會更加頻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來源: 徐斌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