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漢壽縣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成功完成了一例88歲患者股骨假體周圍骨折翻修手術,展現了漢壽縣人民醫院在髖關節翻修領域卓越的技術成就與深厚的專業積累,同時也為處理此類復雜病例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實踐經驗與深刻思考。

案例回顧

陽奶奶(化名)2024年6月接受了右側髖關節置換術,術后恢復良好,行走自如。

兩個月后,陽奶奶不慎摔倒導致右大腿劇烈疼痛,無法站立,當地醫院DR檢查示:右股骨假體周圍骨折,如不及時手術,陽奶奶將面臨諸多臥床并發癥甚至有生命危險。

陽奶奶及其家屬在了解了手術的高風險與治療的高難度后,果斷轉診至漢壽縣人民醫院治療。

漢壽縣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羅方主任醫師對陽奶奶的病情進行全面評估,通過詳細詢問病史、查體并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確診其為右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折并假體松動(Vancouver分型為B3型),具有明確的翻修手術指征。

▲患者術前影像學資料

考慮到陽奶奶高齡、復雜的基礎疾病以及下肢血管條件不佳等多重因素,特別是血管彩超的檢查結果顯示陽奶奶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潛在心梗、腦梗、肺梗等嚴重風險,不確定性因素多,翻修手術難度大。

羅方主任與患者及家屬積極溝通,將手術效果、難度、風險逐一告知,患者和家屬表現出了極大的信任,一致要求手術治療。

羅方主任帶領科室團隊反復討論,深入開展術前評估,制定周密而詳盡的手術計劃。同時申請介入科會診,介入科專家為陽奶奶精心放置了下肢靜脈濾網,防止術中血栓脫落引發嚴重并發癥。

做好充分術前檢查及嚴格的術前準備,在2024年10月1日羅方主任帶領科室團隊在麻醉科、手術室等多部門緊密配合下,為陽奶奶成功實施了右側髖關節假體翻修術。在團隊的通力合作下,整個手術過程僅用時兩小時。

▲患者術中影像學資料

術后,陽奶奶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與細心呵護下逐漸康復。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與物理治療,陽奶奶髖關節功能得到了顯著改善,行走能力逐漸恢復如初。

術后X線復查顯示,骨折復位良好,假體位置良好。陽奶奶及家屬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向醫務人員贈送了感謝錦旗。

▲患者術后影像學資料

漢壽縣人民醫院骨科一直以來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不斷探索骨科技術、創新手術方式。

此次骨科團隊妙手“翻修”股骨假體周圍骨折,為陽奶奶重啟“行走”人生,體現了骨科團隊的專業水平與精湛技術,標志著漢壽縣人民醫院在關節置換手術領域達到了全新的高度。未來,漢壽縣人民醫院將不斷提升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更多患者帶來健康和希望。

漢壽縣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羅方主任醫師健康提醒:

髖關節翻修手術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醫療技術,具有操作復雜、難度大等特點,相比初次關節置換,風險因素更多,需要注意的細節更多,需要在專業的醫療機構由經驗豐富的骨科醫生進行。

人工髖關節翻修手術的原因包括置換術后假體無菌性松動、假體磨損、疼痛、感染、肢體不等長、假體周圍骨折以及人工髖關節反復脫位等多種復雜情況。

因此,對于此類病例,應盡早進行全面的術前評估與術前討論,制定個性化的手術方案,充分完善術前準備,并加強術后康復指導與隨訪管理,以確保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如何預防股骨假體周圍骨折?

1.建議初次關節置換手術選擇正規醫院的專業醫生進行,以減少假體類型選擇不當和假體安放位置不當等并發癥。

2.進行合理有效的抗骨質疏松治療。包括補充鈣劑、維生素D;接受特殊藥物治療如鮭魚降鈣素、磷酸鹽等;多曬太陽,適度活動等。

3.進行科學的功能鍛煉。初次關節置換術后需進行系統有效的康復訓練,從而恢復肢體功能,加強肌肉力量,恢復肢體的協調性,并同時加強術后護理,預防跌倒。

來源:漢壽縣人民醫院 宣傳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漢壽縣人民醫院 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