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新興的“虹膜寫真”在市場上興起,還有不少網友及商家在社交媒體發布相關照片。

據媒體報道,虹膜寫真的拍攝方法與在醫院檢查眼睛類似。首先顧客要將下巴放置在一個托盤上,兩側強光會將瞳孔照亮,再由處于正面的一臺相機進行近距離拍攝。通過拍攝人眼內的虹膜,再經過后期渲染后就能得到一幅獨一無二的虹膜寫真照片。

虹膜寫真拍攝機器。來源:大皖新聞

相關報道顯示,拍攝一張六寸的虹膜寫真照片,價格為99-170元不等,經過電腦渲染效果后半個小時就能取片,根據照片再設計手串、手機殼等周邊產品。作為新興產業,不少從業者比較看好前景,已經有多地開始出現相關門店,有情侶或母女前往拍攝,還有一些人是和自己的寵物一起來拍。

虹膜寫真安全嗎?專家提醒

區別于傳統的人像攝影,虹膜寫真,將鏡頭聚焦在人類眼睛中最為神秘的虹膜區域,因此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虹膜就像每個人的指紋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虹膜寫真”會不會涉及隱私泄露的問題。

有從業者表示,虹膜識別需要通過活體檢測,捕捉眼球運動軌跡來進行識別的,而虹膜寫真是靜態的,而且后期還會進行藝術渲染,無法做到生物識別。“虹膜寫真和虹膜識別,屬于兩個不同的領域。”

對此,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網絡安全學院教授徐明表示,虹膜和人的指紋一樣,其紋理特征包含著很多獨一無二的個人信息。

盡管虹膜寫真和虹膜生物認證在硬件、軟件和技術原理上并不完全相同,但不排除有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虹膜的寫真照片,結合相關技術手段對虹膜生物認證系統進行破解。“對于拍攝的虹膜寫真,盡可能不要在公共場合展示。”

上海博和漢商(杭州)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名譽主任律師邵斌表示,虹膜寫真照片如果單純作為藝術品,并在消費者本人同意情況下拍攝,不涉及侵犯隱私。但商家若利用拍攝底片獲取不法利益,則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邵斌建議,商家和消費者雙方應在拍攝前簽訂合同,內容包括經被拍攝者同意,商家方可采集虹膜這類敏感的個人信息,避免后續糾紛;并且商家應承諾不得將消費者信息用于其他用途,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醫生:眼睛盡可能避開強光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主任俞萍萍表示,虹膜寫真的原理是將虹膜的局部放大,呈現出細微的結構,在醫學上已經廣泛應用,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但由于拍攝瞬間往往需要強光照射,如果光線過于強烈,瞬間光能聚焦,還是有可能對視網膜造成光損害。“建議在拍攝時,眼睛盡可能避開強光,更不要注視光源。也不建議經常拍攝。”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韓偉也表示,如果拍攝時需要強光照射,且時間較長、反復照射,對本身有眼睛疾患的可能會有損傷。因此不建議有角結膜炎、眼底病變等眼病,或近期剛接受眼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虹膜寫真。

浙江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眼底病中心教學副主任鄭斌認為,虹膜寫真一般都是可見光拍的這種,可見光大部分都是彌散光所以它對眼底的影響并不是非常大,但是因為這個拍攝過程是接觸式的腦袋、額頭、下巴放在托架上面,如果前面一個顧客存在紅眼病等眼部傳染病有可能會造成傳染。

來源:人民網科普、光明網、中國青年報、潮新聞·錢江晚報、大皖新聞

來源: 人民網科普、光明網、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