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通過呼吸道傳播、感染的疾病。冬季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等,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常見的呼吸道系統疾病可參考如下:

**普通感冒:**由多種不同的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癥狀有打噴嚏、流鼻涕、喉嚨痛和咳嗽等。

**流感(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傳染性。主要癥狀包括發熱、寒戰、咳嗽、鼻塞、喉嚨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等。

**新冠病毒感染:**一種傳染性較強的呼吸道傳染病,多表現為咽干、咽痛、咳嗽、發熱等,可能合并嗅覺減退、味覺異常等癥狀,也會有發熱、咳嗽等常見呼吸道感染癥狀。

**支原體感染相關疾病:**支原體感染多發生于兒童和青少年,通過飛沫、直接接觸傳播,主要癥狀為發熱、干咳、咽痛,傳染性較強,常常呈聚集性發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今天重點講一講,呼吸道合胞病毒這些事。它雖然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及時有效的治療和適當的預防措施,對于減少并發癥和提高治愈率至關重要。如有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種RNA病毒,但它并不是一種新發現的呼吸道疾病,在1956年從黑猩猩的呼吸道中分離出來被發現,因為其在細胞培養過程中導致相鄰細胞融合,細胞病變形成類似合胞體的結構而得名。

**如何傳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和無癥狀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它可通過飛沫、氣溶膠和密切接觸引起傳播,觸摸帶有病毒的表面,如門把手、玩具等也會引起傳播;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是該病的高危人群,6月齡以下的嬰兒,尤其是冬季出生的嬰兒要格外注意。另外,合胞病毒可在特定場所引起暴發流行:如養老院、月子中心、兒科病房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聚集的場所。

**感染后的癥狀有哪些?**感染潛伏期通常在4-6天,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可以表現為癥狀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現為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年齡、既往感染史、個體差異等不同,癥狀會有所差別。一般多表現為鼻塞、流涕、咳嗽等。

**感染后應怎么辦?**從首次發現RSV病毒至今已超過60年,但全球尚無針對合胞病毒感染者的特異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不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病程,大多1-2周可自愈,少數持續1個月左右。而且,大多數患兒都是輕癥。如果出現明顯的高熱不退、厭食煩躁、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如何預防?**合胞病毒可以重復感染,也易發生聚集性傳播,在暫無疫苗和有效藥物的情況下,應通過加強個人防護等措施預防感染。(一)如果癥狀輕微,盡量居家隔離休息,減少外出,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二)外出時規范佩戴口罩,遵守呼吸衛生禮儀;(三)在任何場所均應注意手衛生,勤洗手,接觸公共物品后不用手觸碰眼、口、鼻;(四)在進入兒童醫院等醫療機構就診時,要做好兒童的防護,防止院內交叉感染。

來源: 急性傳染病防制科 陰炳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