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王學江 首都醫科大學教授

近期,碎片化睡眠危害等同于熬夜話題引起熱議。

那碎片化睡眠究竟是什么?

起夜就是睡眠碎片化嗎?

該如何判斷呢?

今天

我們就來說說什么是碎片化睡眠

以及如何提升睡眠質量

PART 01 碎片化睡眠

碎片化睡眠指的是人在睡眠過程中,由于各種外在或內在因素的干擾,導致睡眠中斷或頻繁醒來,無法進入深度睡眠狀態,且在醒來后難以再次入睡,破壞睡眠的連續性,使得睡眠質量下降。

然而,并不是所有在睡眠中出現的中途醒來都是碎片化睡眠。有些時候,人在睡眠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短暫的、幾乎察覺不到的中斷,這種中斷只持續幾秒鐘,甚至在醒來后完全沒有記憶。相比之下,碎片化睡眠的中斷具有明顯的特征,人們在醒來時會有明確的意識,能夠清楚地感受到自己“醒了”。

如果夜間反反復復醒來,明明休息了卻感覺跟沒休息一樣,白天感覺非常想睡覺、注意力也不集中,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了碎片化睡眠。

PART 02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

與熬夜相似,碎片化睡眠剝奪了身體進入深度睡眠的機會,而深度睡眠是恢復體力和精神的關鍵階段。睡眠時間短且不連續,導致身體和大腦無法得到連續和穩定的休息,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響。

長期處于這種睡眠狀態,會導致記憶力和基礎代謝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等問題,進而影響認知功能、引起代謝紊亂,給心血管系統帶來巨大壓力,削弱免疫系統,增加心血管、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PART 03 如何改善睡眠碎片化

碎片化睡眠往往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為了提高睡眠質量,盡量減少睡眠碎片化,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來改善:

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每天晚上盡量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來休息,以便身體和大腦能夠得到充分的恢復。

養成并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盡量每天都在大致相同的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這樣有助于形成穩定的生物鐘,減少睡眠碎片化的情況發生,使睡眠更加連貫和深沉。

適當進行午睡,但要控制午睡的時間。一般來說,午睡時間保持在15—30分鐘左右是比較理想的,這樣既能緩解疲勞,又不會影響晚上的正常睡眠。

找到適合自己的睡眠環境。每個人對睡眠環境的要求不同,有的人可能需要安靜的環境,有的人則可能需要稍微有點光線或聲音。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房間的溫度、光線和聲音,創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

睡前不要長時間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手機等電子設備屏幕發出的藍光會刺激眼睛,影響人體褪黑素的分泌,進而影響睡眠質量,導致睡眠碎片化。

避免在睡前飲用咖啡、濃茶、酒精等飲料,或者晚飯吃得過飽。這些因素都會干擾正常的睡眠模式,導致難以入睡或睡眠質量下降。睡前可以選擇喝一些熱牛奶,晚餐盡量吃得清淡一些,避免過量進食。

在必要時,可以考慮采取醫療措施。如果是因為神經衰弱、焦慮等情況導致的,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來源: 北京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