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衣服是怎么做成的嗎?小小的纖維都有哪些神奇功用?陽離子將帶領我們走進國家紡織面料館中的紡織科普研學基地和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解密衣服從何而來了解布料檢測的過程,刷新我們對纖維的認識!
你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揭開纖維的神秘面紗吧!
科普教育基地 //《浙里最科學》
浙江省科協科普教育基地聯合體和浙江省科普聯合會聯手搞了個大動作,推出了一檔走進浙江科普教育基地的超有料的節目——《浙里最科學》,簡直就像是科學界的“跑男”!
這一次,讓我們跟著科小二公益主播陽離子的腳步,帶大家一同走進浙江省科技類的科普教育基地——紡織科普研學基地和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這里有各種纖維材料、千奇百怪的布料檢測方法、用碳纖維做成的自行車……讓我們一起踏上這場科學之旅吧!
纖維如何變成衣服?
首先,我們跟隨陽離子的腳步來到了國家紡織面料館中的紡織科普研學基地。
這里有竹纖維、被稱為“天絲”的萊賽爾纖維、石墨烯纖維、牛奶蛋白纖維等各種材料制成的纖維……
△國家紡織面料館——纖維樣品
竹纖維有良好的透氣性、吸濕性,能抗菌、除螨、除臭。
萊賽爾纖維以可再生的竹、木等搗碎后形成的漿粕為原料,其溶劑回收率高達99.7%,做到了節能、環保。
石墨烯纖維有防紫外線、抗菌抑菌、抗靜電、保溫增溫等特性。
△國家紡織面料館——石墨烯纖維樣品
這些小小的纖維,經過開清棉、梳棉、并條、粗紗、細紗等復雜工序之后,才形成了紗線!
現在的紡織工業多采用劍桿織機、噴水織機等先進設備,把紗線織成布料。布料種類多達萬種,比如功能面料、襯衫面料、里布、起絨面料、粗紡面料、精紡面料等。
△國家紡織面料館——科技主題面料
布料出廠需要闖幾關?
布料在出廠之前,要經過一系列檢測,只有合格的才能上市。
陽離子帶領我們見識了各種有趣的檢測儀器:“織物勾絲儀”用來測試面料是否容易勾絲、測試水洗牢色度及縮率的“洗衣機”……
△國家紡織面料館——織物勾絲儀
一般來說,面料檢測一般包含這幾個大項:物理性能測試、化學性能測試、 吸濕排汗性測試、熱穩定性測試。
陽離子親身體驗了古代的織布機后,感慨道:“感受一下古代人是怎么做衣服的,你就會更加欣賞現代的衣服。”
△國家紡織面料館——古代織布機模型
探索纖維“黑科技”
接下來,陽離子走進了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
誰說衣服一定要縫?用“無縫緯編機”,可以把一根紡線直接編織成衣服,一體成型,還能更堅固、不脫線。瑜伽服、瑜伽褲就是這種機器織成的。
△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無縫緯邊機
這里有奇妙的功能性面料,如能保護工人的防切割面料、見光呈現圖案的光敏面料。
防切割面料是在面料中加入了高強度纖維,從而獲得了切割阻力性能。以芳綸纖維為例,它的拉伸強度比鋼絲還高,切割阻力可達5級,具有優異的耐高溫、耐化學腐蝕等綜合性能。
△功能性面料:防切割面料(左) 光敏面料(右)
在這里,纖維的作用遠不止于做成衣服!如今,“紡織品”不單是指衣服、布匹,更包含了各種用纖維制成的物品。
比如,碳纖維因其質地輕、強度強、耐磨、耐高溫等特性,固化之后強度高達鋼的十倍,所以能做成新能源汽車的儲氫罐。
△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儲氫罐
除了自行車、飛機模型,還有把海上漂浮的海洋牧場、風力發電機、航母等固定住的特種纜繩,都可由纖維制成。
△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特種纜繩模型
從纖維的物理、化學特性到它的各種制品,纖維還有許多有趣而不為人知的秘密!歡迎來國家紡織面料館中的紡織科普研學基地和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鎖纖維的更多奧秘!
科普教育基地的多樣性
浙江從2001年起開始培育發展科普教育基地,至今已擁有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53家,省級科普教育基地251家,市級科普教育基地792家,遍布全省11市,既覆蓋了杭州、寧波等大城市,也不乏在嘉興、紹興、金華等地的特色基地,實現了科普資源的均衡配置。
科普教育基地類型涵蓋歷史文化類、自然科學類、環境類、科技類、企業型、健康醫學類等多個領域。
浙江省科技類科普教育基地
科技類:以展示現代科技成果、推廣科學思想和技術應用為主,如浙江科技館、浙江清華柔電院科普教育基地,它們通過高科技展品和實驗,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和創造力。
來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