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播灑智慧的陽光,而美正是源自智慧地生活,這樣我們才能切身體會到充實的過程給我們帶來的心靈的蕩滌和精神的愉悅。
作為80后的我,童年的記憶總是那么美好,記得小時候常聽外婆說社會發展的好,以后就是電視電話樓上樓下,那是他們那個年代的科技夢,在我上二年級的時候,我家終于擁有了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那時候大多數家庭還都沒有電視機,夏天的時候,左鄰右舍圍坐在院子里,扇著蒲扇,坐著小板凳,看著《射雕英雄傳》《白眉大俠》等武俠劇,電視很小,夢想很大,那時候就在想,什么時候能有一個很大屏幕的電視機,大家就不用了這么擠了。而這一切,就像做夢一樣,一晃二十年過去了,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就像是乘坐著飛船一樣,目睹了社會飛速的發展。
就拿電視機來說,在當下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電視機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重大新聞、精彩賽事的傳播,還是文藝休閑、影視內容的傳播,電視機成為了人們了解世界、充實自己的一個渠道,哪怕是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當下,電視機依舊擔負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電視機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甚至在1996年,聯合國還通過決議,將11月21日定為世界電視日,足見電視機這一發明的偉大。從最初誕生之日到現在,電視機已經走過了百年的時間,期間從CRT技術到LCD、OLED技術,電視技術也迎來了天翻地覆的發展,回顧電視百年發展史,電視機在形態上,變得越來越纖薄,畫面尺寸越做越大;而在體驗上,自然是畫質越來越高,包括還原越來越好的色彩、分辨率越來越高,當然,還有越來越智能。當下的電視機,無論是液晶電視也好,OLED電視也好,至少在形態上,兩者是一致的,并且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里,都會是并存發展的存在。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電視機又會前往何方呢?我們或許可以做一些猜測,無論是當下的激光電視,還是VR、AR這樣的設備,其實都揭示了一個事實,就是無屏化,屏幕不再局限電視的發展,任何物體都能作為顯示介質而存在。當有一天,顯示核心設備可以變得足夠小,空氣也能成為顯示介質, 那么,電視機這個走過了百年時光的信息載體,又會迎來一個革命般的變化,我們也會期待這一天的到來。說了這么多,主要還是想感慨一下科技的力量有多么強大。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山區教師,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實惠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在以前,說在山區教書,讓人們浮現出來的就是破舊的教室、破舊的桌椅、黑板,寫不完的粉筆頭。而在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特別是對山區教育的重視,教學硬件設施大幅度提高,教學樓全網覆蓋,教學信息化實現了100%,教師可以和名師通過網絡進行互動教研,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全面提升業務素養。疫情期間,教師可以隔屏給孩子們上課輔導,隔屛不隔愛,網絡讓教師和學生沒有延誤教學進度和學習計劃,這就是科技的魅力。我家離學校一百多里的路程,平時都是一周回家一次,孩子由父母幫忙照顧,雖然不能在孩子身邊照顧,但幸虧現在有智能手機,可以讓我們隔屏相望,噓寒問暖,這也算是一點心靈慰藉吧!感謝科技讓我們的生活有了色彩和溫度!
科技強國不是口號,當我帶領孩子走進科技館,我的內心非常激動,感動著科技人的堅守,領略科技的傳承,見證科技的發展,感受科技的力量。為科技成果震撼,讓科技改變生活,愿科技創造奇跡。由衷的感謝致敬偉大的科技工作者們,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了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一系列獨特的精神氣質。比如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正是秉承著這樣的科學家精神,一代又代的科研工作者們矢志報國、前赴后繼接續奮斗,使我國的科技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我們每一刻的存在都是值得感恩的,我們以“完美的方式”呈此刻整個物質宇宙里,與整個宇宙能量是混元一體的,每份存在都是宇宙中的完美呈現。并且最重要的是我們其實還具有科技創造力,透過我們的想象、行動,則結果便會呈現。在感恩的同時,這也是一份極強大而低調的自信,能夠為我們成就夢想。我想沒有什么生活比“活在夢想的創造人生中”更讓人富有多姿的好處了。智慧創造生活,夢想成就未來,科技點亮希望,期待未來科技將會帶領我們走向何方?我想定會精彩紛呈,不負此生!
來源: 陜西省科普作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