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洋縣華陽的時候,是三月末的一個傍晚。太陽落山前點起一把火,燃燒了西邊的天空,紅彤彤的,時而峰巒相疊,時而波濤奔涌,時而走象飛鷹。山山梁梁,溝溝壑壑,村巷行人,雞狗牛羊,全被鍍上一層金色。
像是燃盡能量的煤球,火燒云漸漸褪去色彩,云影繡出豬、馬、牛、羊、駱駝、大象、蟒蛇各色圖案來。最后天空是鮮凈了,卻閃出兩只鳥兒來,一前一后,緊緊相隨,直直地飛。前邊那只長長的喙朝前伸著,細細的腿兒向后蹬著,緊緊地貼住尾羽,喙與身子幾乎平直為一條線,兩個翅膀舒展開,微微煽動。緊跟那只,身子褪去緋紅,像是洗白了的衣服,細細的腿兒先是向后伸,再是垂直下來,翅膀使著勁,顯出努力的樣子。它們穿過一片翠綠的松林,閃耀在我們頭頂左前方,離得不遠。我們清清晰晰地看到了它們頭頂那坨大紅,看到了前邊那只尾羽奪目的朱紅。
(朱鹮飛過頭頂雍嚴格 攝)
“這不是朱鹮嗎?”內中一個朋友驚叫起來。
是的,它就是朱鹮。陜西洋縣是朱鹮的老家、野生朱鹮最大的家園,華陽是它們理想的生活地。
鳥中大熊貓
“鳥中大熊貓”“東方瑰寶”,這兩頂光鮮的帽子戴在朱鹮頭上,可謂般配極了。它們雖是中、日、韓區域性居民,但與大熊貓這個全球公民相比,似乎也不落伍,上了國慶70 華誕的彩車,當了第十四屆全運會“吉祥四寶”的領隊。與走過坎坷漫長 800 萬年的大熊貓一樣,朱鹮的命運也是曲曲折折,滿載著神奇與心酸。
朱鹮屬鸛形目鹮科,誕生于始新世,有 6000 萬年歷史,絕對是古老鳥仙了。它們的居住范圍很廣,除過南極洲,各大洲都有其飄逸飛翔的身影。種類多達 26 種,最珍貴的要數朱鹮和黑臉琵鷺,最鮮亮的當屬閃著紅色光澤的美洲紅鹮。鹮科喜歡群居生活,講排場,像美洲白鹮幾千只聚在一起,飛躍時遮天蔽日,好似群鴉鼓噪,又似雷聲轟鳴,真是壯觀極了!
朱鹮卻沒那個陣仗,一則族丁不旺,二則內斂不張揚。它們不好熱鬧,不扎堆,時常單獨或成對或呈小群活動,極少與別的鳥合群。行動時,步履遲緩;飛行時,兩翅鼓動亦較慢,頭、頸向前伸直,兩腳伸向后,但不突出于尾外。白天活動覓食,晚上歇于大樹,盡力做到不顯山不露水。
它們低調內斂,溫柔體貼,團結友愛。白天獨自或成小群散步、覓食、休憩,很少嚷嚷,靜靜地干自己的事兒,一副自得其樂的模樣。夜宿時,頭頸轉向背面,以喙插入羽毛;或縮脖垂頭,喙靠于胸前。它們瞌睡少,經常醒來彼此親昵,給自己理毛,還互相理。一只走近另一只,以喙碰擊,發出低鳴,后者迅速呼應。若是一方抬頭仰喙,另一方必以喙碰觸其頜、頭部羽毛。稍后,理毛者變作了享受者。
(朱鹮嬉戲蔡瓊 攝)
它們與喜鵲搭伴做了“吉祥之鳥”,受到東亞人民的崇敬和禮贊,曾廣泛分布于東亞各地?!爸禚槻煌条帯!敝禚?,即為朱鹮。此乃成書于春秋時期的《禽經》所載,可見古人早早地認識了朱鹮。
這個被民間稱為“紅鶴”的鳥兒,端莊大方,仙風神韻。你看那一襲嫩白,點染幾點丹朱,柔若無骨,清麗曼妙。頭頂一抹丹紅,兩頰、腿、爪朱紅色;喙細長而末端下彎,3黑褐色,尖頭竟為紅色;翅膀像是白面紅里的被子,翅上羽毛紅色,翅下粉紅色;腿更是紅得惹眼,細細長長的,像個竹棍。它們優雅地散步,優雅地飛翔,優雅地聊天,優雅地休憩,它們的一切,都是優雅的。
(朱鹮暮歸王維果 攝)
20 世紀前半葉,朱鹮廣泛分布于蘇聯、朝鮮、日本和中國東部,后來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至 70 年代野外已無蹤影,神鳥突然消失了。它們難道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中國科學家們不甘心,堅信朱鹮生命的堅韌,期盼奇跡的出現。從 1978 年起,中國科學院鳥類學家們組成考察隊,實地勘查了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跨越 9 省區,行程 5 萬多千米。也許是人們尋找的艱辛感動了上天,上帝把僅剩的 7 只朱鹮送還給我們。1981 年 5 月 23 日,鳥類專家劉蔭增在陜西省洋縣八里關鄉大店村姚家溝發現了兩個朱鹮營巢地,有 7 只朱鹮,其中 4 只成鹮,3 只幼鹮。我國一下子成為世界上惟一分布著朱鹮野外種群的國家,引起全球生物界矚目。7 只小生命,能否撐起種群復壯的重任?
(本文作者與朱鹮發現者劉蔭增先生合影蔚文波 攝)
人們把焦慮、期冀投向秦嶺南坡漢水流過的這片土地。朱鹮的消失,緣于環境污染和人類活動。找到病因,藥方也就開出來了?!跋駥Υ笮茇堃粯颖Wo朱鹮!”政府采取最嚴格的物種保護措施,當地民眾把朱鹮當親人朋友,上下一起發力,終于把它們從閻王殿門口拽了回來。生活環境舒心了,家庭成員擴大了,它們飛得更遠,叫得更歡。
野外種群的擴大,為人工飼養和野化放飛夯實了基礎,先前一些已絕跡的地方,又重新閃顯著朱鹮靚麗的身姿。其棲息地跨過秦嶺,從長江流域擴大到黃河流域,從東洋界延伸至古北界,生活在以陜西洋縣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到河南、浙江、四川、北京、上海、河北、廣東等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總數超過 9000 只。朱鹮受危等級也由極危降為瀕危,40 年的艱辛付出,譜寫出一段世界瀕危物種成功保護的傳奇。
鳥中君子
在動物的世界里,朱鹮絕對是個和平主義者。
愛情是自私的,更是排他的。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為愛情打斗,搞得烏煙瘴氣、你死我活。朱鹮的做派就文明多了,自由戀愛,自由組合,各自亮出吸引異性的招數。好比沈從文小說《邊城》里的天保、儺送,兄弟倆同時愛上老船夫的孫女翠翠,下了決心爭取,誰也不讓誰,卻是和和平平地,如八個神仙過大海,各顯各的本事,沒有陰謀,沒有交易,更沒有暴力。這哥倆莫不是受了朱鹮的感召?
在朱鹮眼里,愛情是圣潔的,不得沾染一點塵埃。但骨子里生出的和平因子,讓它們覺得為愛情使絆子、動拳腳,是件最莫出息的事兒。戀愛時自自由由選擇,大大方方追求,可一旦進了婚姻的殿堂就換了個樣子,終生和睦相伴,皆不紅臉拌嘴。最瞧不起鴛鴦,彈嫌它們戴一頂“花心大蘿卜”的帽子。
(夫妻相悅雍嚴格 攝)
話說雄鳥白金,遇見同齡雌鳥藍兒,互相動了情,出入成雙,偶有擬交現象,看似好得不得了,似乎已私訂終身。誰知,它倆的愛情之船,遇上了風浪,被掀翻了。僅僅持續了一年的美好姻緣,就讓一只雌性紅兒攪黃了,便無情地終結了。紅兒小它倆一歲,靚麗大方,活潑開朗,一下子就把白金俘虜了。藍兒嘗到了落寞、孤寂的味道,可它不死心,與白金糾纏,和紅兒拌嘴,使盡了招數,也換不來白金的回心轉意。藍兒絕了望,發誓不在一棵樹上吊死,最后狠狠地瞪了“負心漢”幾眼,扇動著翅膀,撲棱棱別離遠去。但它的痛苦悲傷,猶如退潮的沙灘,很快就恢復得平展展了,依然過自家的日子,卻隨時留意著身邊的異性。它的生命里出現了黑子,年長三歲,成熟穩重,不像白金輕浮,又能知痛知熱。藍兒很滿意,接受了另一段明媚的愛情。
(地盤爭奪戰雍嚴格 攝)
在動物們眼里,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地盤,意味著安全與食物得到了最大保障。那是與愛情一樣,容不下“第三者”的。我是見過兩只鷹在空里鏖戰,上下翻飛,喙啄爪抓。個頭稍小那個落了荒,留下這片天,歪歪斜斜地逃走了。誰不想找個適宜的樹杈棲息,可這樣的空間有限,朱鹮間免不了發生械斗。從不下狠手,往往點到為止,可謂雷聲大雨點小。彼此相向而立,“啊—啊—”叫著,嗓音急促,眼神溫和,喙部交叉,頭部左右搖晃,以喙互擊。這時候,個頭與智慧就起著定奪作用。一方承受不住時,爽快地放棄了掙扎和謀略,只是痛快地認個輸,低頭梳理冠羽,跳躍著讓出那個中意的地盤;甚或一翅子飛走,抖掉怨恨和詛咒,到別處樂呵去了。勝利者不歡呼,不追趕,只是靜靜地目送,給予對手一份體面與寬宥。
(朱鹮與黃牛共享春天蔡瓊 攝)
朱鹮愛好和平,不惹是生非,與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黃牛、斑鳩、麻雀等大多數動物友好相處,卻有好事者故意刁難欺壓,譬如烏鴉、喜鵲、山雀等競爭對手。烏鴉常將家室安置于朱鹮巢穴附近,甚至在同一棵樹上。每當朱鹮覓食時,它尾在后面,追捕那些受到驚嚇而落荒逃逸的小動物,甚至直接從朱鹮嘴下搶奪食物。
(朱鹮與喜鵲周勇 攝)
想象跟著一只朱鹮逍遙到兩千多年前,一個叫司馬遷的男人,因為說了一點公道話,被官家使了宮刑,落下一輩子恥辱和憤懣,可他沒像脆弱者那樣跳樓抹脖子,忍得大苦大難,終成一代史學大師。朱鹮就是動物界的司馬遷啊,忍受了烏鴉、喜鵲的窩囊氣。司馬遷的隱忍,是為了“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朱鹮則為了更好地活著,不屑于理識那些張牙舞爪的家伙。
善良溫順的朱鹮,習得了與競爭對手打交道的本領,活成了大自然中的鳥中君子,磨練出一套高妙的處世哲學。
情愛之路
“這么花心的家伙,卻能落得個好名聲……”同在華陽河道里玩樂,朱鹮最瞧不起鴛鴦,覺得它們輕浮放蕩,沒一點兒羞恥之心。
朱鹮看不起鴛鴦是有原因的。人們曾認為鴛鴦是夫妻忠誠的榜樣,彼此信守諾言白頭偕老,實際上它們是一幫感情騙子,即使熱戀中也不忘偷偷地干些拈花惹草的勾當。
(交換愛情信物段文斌 攝)
每年 3 月至 5 月,是動物們談戀愛的時節,好些鳥兒會以復雜多樣的炫耀方式贏得心上人的芳心,朱鹮卻不屑于這么做。它們崇尚簡單實在,不弄那些花里胡哨的儀式,重在戀愛過程。彼此咕咕低喚,相互梳理羽毛,情意滿滿。雄鳥從取食地返回,落于巢旁橫枝,深情凝望巢中雌鳥。得到召喚,妻子也把目光轉過來,相互觀望,彼此不停間低鳴“啊——啊——啊”。過一會兒,雄鳥頸部向前平伸,冠羽順貼枕后,先慢后快,低鳴著靠近,猛地扇動翅膀,跨上妻子脊背?;蚴钱a卵前夫妻倆棲息于巢中或停歇于橫枝,妻子返回家中,居家丈夫長鳴數聲,并不站起。這時妻子進屋,用喙輕梳丈夫頭頸、背部羽毛。丈夫慢慢起身,俯首靜立,冠羽豎起,欣然領受愛妻親昵。有時會相互梳理頭部羽毛,長喙咬逗,咕咕低鳴。有的丈夫極為浪漫,會銜來一截樹皮,作為愛情信物交給妻子。妻子高興地張開長長的喙,陶醉地噙過來,久久地含著,舍不得放下。
(幸福時刻段文斌 攝)
震蕩靈魂的時刻,終于來了。丈夫從側面跨到妻子脊背,扇動著翅膀,銜住妻子頭、嘴或頸部,或輕咬妻子翅膀。妻子立馬呼應,尾部上翹,配合夫君壓尾,兩泄殖腔緊緊相挨。夫妻倆發出急促鳴叫,帶著喉部顫音。一旦盡了興,同時仰天長鳴,丈夫跳下來,與妻子并肩站立,各自膨松梳理羽毛;同時仰頭張嘴,似乎要把蓄積心中的滿足與倦意呼出來,叫聲也微弱下來。
正如金絲猴會搞“同性戀”,朱鹮也能整出個擬交動作,很特殊的,有交配行為,卻無實質進展。這常常發生在秋季,還故意大喊大叫,向同類炫耀夫妻關系穩定牢靠,警告第三者不要僥幸“玩火”。這就像雄性大熊貓通過在石頭、樹上撒尿做記號,召喚異性:“親愛的,我來了,看我多有勁,尿得那么高!”同時也是正告:“識相點,這兒有主了,你
要不想破相,就趕緊走遠些?!?/p>
金絲猴中的雄性亞成體組成“光棍猴”,等到足夠強大了,才闖進猴群挑戰家長,或拐帶走幾個“美人”。而朱鹮亞成體往往三五成群活動,互相接觸了解,要是彼此生出感情,就結成伴侶,雙雙離群,尋個大樹修房造屋,生兒育女,過上自足自樂的家庭生活。可世間陰差陽錯的事兒也不少,它們的情愛之路也是波波折折,看不上,沒緣分,便有初戀失敗者,更有命背的“大齡青年”。
朱鹮是愛情專注的典型,婚姻家庭穩定,恪守一夫一妻制“家規”,堪稱動物王國里的模范夫妻。一方要是夭亡,另一方堅守貞操,直到生命終結。
洋縣姚家溝繁殖多年的一對朱鹮配偶生出悲劇來,妻子慘死,突然失去愛妻,丈夫頓覺天塌地陷,整日煩躁不安,郁郁寡歡,飲食不思,眼前都是黑夜。這年冬天雪多,把大地蓋了個嚴嚴實實,鳥兒們都躲起來了,只有它孤獨地矗立在一棵青岡樹椏上,任憑狂風刮亂羽毛,雪花覆蓋身子。蕭蕭寒風裹著聲聲“啊——啊——”,分外凄慘悲涼,一刀一刀割著保護站工作人員的心。
模范爸爸
我們知道大熊貓爸爸很不負責,只曉得自己享樂,從不管寶寶的事。這方面朱鹮爸爸絕對模范,自覺與妻子一起承擔起孵卵、育幼重任,可謂勤勞勇敢的好丈夫、盡職盡責的好父親。
3 歲左右,朱鹮進入戀愛成家的黃金期。每年 2 月初安家落戶,到 6 月底完成生兒育女,這 100 多個日日夜夜里,朱鹮兩口子相親相愛,溫馨和睦,同甘共苦,一起承領育幼的艱辛與幸福。朱鹮每窩產卵 2~5 枚,卵為卵圓形,比鴨蛋大,比鵝蛋小,淡青綠色綴著褐色斑點。自然孵化期 28~30 天 ,人工飼養孵化期 25 天。雛鳥剛出生時,上體被有淡灰色絨羽,下體被有白色絨羽,腳橙紅色。
與很多鳥類不同,朱鹮的孵化重任不是由雌鳥獨自完成,而是由夫妻倆輪流進行,兩三小時一換班,好比站崗的門衛,很準時的。
雖說朱鹮口粗,葷素不挑,餐盤豐盛,主食鯽魚、泥鰍、黃鱔、青蛙、蝌蚪、螃蟹、田螺、蝸牛、蚯蚓、蟋蟀、螻蛄、甲蟲及其他水生昆蟲,還有芹菜、谷類、小豆、草子、葉,可寶寶的食量也不小呀,要是只有媽媽忙活著喂養,肯定累得不行。幸虧朱鹮爸爸對幼仔也是寵愛有加,極盡作為父親的職責。
(覓食泥鰍蔡瓊 攝)
生育階段,一方外出捕食,一方留在家里孵化帶娃。這樣的事兒,夫妻倆輪流做,既不顯疲累,還享受天倫,補充了體力。爸爸照看寶寶,媽媽就飛出去尋覓食物,返回后輕輕落在巢邊樹枝上,把長長的彎喙伸向巢中,寶寶們盡力將頭朝上舉,張開小嘴,接受母親嘴里的食物。而那性急的寶寶往往等不及,爭搶著將喙伸進媽媽嘴里。媽媽也急了,使勁抖動脖子,想著盡快把食物吐出來。之后開始換崗,媽媽臥在巢中看護寶寶,爸爸飛出去獵取食物。經過 45~50 天的喂養,寶寶就能離巢飛行,60 天后便跟隨爸爸媽媽自由飛翔。這時仍然離不開呵護,要與父母一起在巢區附近活動覓食。
(朱鹮爸爸哺育寶寶趙建強 攝)
大自然是殘酷的,只接納那些健康的、適應性和競爭力強的生命。為了活下來,動物們的教子之道很嚴格,對自己的孩子愛而不寵,講究方法。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朱鹮領悟得太深了,愛孩子,但絕不嬌慣,正如人間父母培養出的“熊孩子”會被社會教育一樣。朱鹮寶寶們會通過“打架”的方式,從爸爸媽媽那里多分得一杯羹。它們知道,獲勝的寶寶身子強壯,更能經歷未來生命的挑戰。所以,鳥爸鳥媽只在乎贏家,并不在意“打架”過程。這與人類相似,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嘛。
這個也得到了朱鹮專家劉蔭增教授的確證。當年他們把姚家溝這 7 只朱鹮命名為“秦嶺一號朱鹮群體”。內中有 3 只幼鳥,得到劉蔭增他們的精心呵護,兩只長大成活,跟隨父母離巢起飛。而最小的那只,因為食物短缺,身體發育緩慢,瘦弱得很,常遭到哥哥、姐姐的欺負,差點喪了命。那天深夜 11 點,劉蔭增還在巢樹下錄音,忽聽到有什么東西從樹上掉了下來。擔心是幼鳥不小心摔下來,他打著手電找了很久,也沒有找見。第二天清晨再去,還是沒有尋著。后來一個村里的小孩跑來,說他家屋后有只小鳥。劉蔭增教授趕去一看,正是長得最為瘦弱的那只小朱鹮。原來父母為了照顧好身子強壯的兩個子女,忍痛將它遺棄了。那只朱鹮幼鳥已是奄奄一息,眼睛無力地忽閃,身子微微地晃動,生命之燈即將熄滅。劉蔭增心痛極了,決定救救這個小可憐,給它取名“華華”。把它抱回房子,拿捉來的田螺、蟲子、小魚用剪刀剪碎了喂養。過了幾天,華華終于緩過勁來,飯量大了,有了精神。
后來,劉蔭增教授還是覺得巢穴才是華華的家,就搭上梯子,把它送回巢里。誰知父母很冷漠,對它不理不睬,不一會兒就又被哥哥姐姐擠得掉了下來。劉蔭增教授心疼地“撿”回華華,只好自己養著,幾個人天天守著,像照顧自家得病的孩子。經過精心撫育,華華度過了生命里最艱難的時期,身子骨漸漸結實健壯起來。后來,華華被送往北京動物園進行人工飼養,成了國內人工飼養的第一只朱鹮。
自知之明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然而好些人做得并不好,反倒不如朱鹮們。
八哥、畫眉、鸚鵡是歌唱家,那副好嗓子是天生的。朱鹮沒這天分,叫聲粗短沙啞,仿佛喉嚨里卡著異物,便有了自知之明,決不當王婆,自然性情孤僻沉靜。除過求愛、受驚、恐嚇入侵者,時常嘴巴緊閉,不言不語。古語云:“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道不言?!边@莫非講得就是朱鹮,詞句簡陋,寡言少語,可誰也不敢小瞧了它們。它們的身份地位尊貴得很啊。好比喜馬拉雅山,往那一站,所有的山都自覺蹲下去了。
(休憩雍嚴格 攝)
朱鹮平時站在樹上睡覺,只有繁殖季才會筑巢。它們喜歡把家建在枝葉茂密的高大喬木頂端,一巢一家,巢域分明,互不侵犯,相安無事。夫妻倆共同營巢,巢窩距地面高約 16~25 米,巢形呈上大下小的半橢球體。不講究吃喝住房,不當喜鵲那樣的建筑專家,把家整得很粗糙,選擇幾個樹椏斜生處,噙些樹枝來,橫一根,豎一根,交叉搭在一起,內墊玉米稈葉、樹葉、蕨類、草葉、草根等柔軟物;也不像喜鵲營巢,地基選在三根樹杈的支點上,沿四周壘起圍墻,然后支搭橫梁,進一步封蓋巢頂,造個像模像樣的屋頂,費時得很。朱鹮才不愿費神搭窩呢,只要能擱進半個身子,把蛋產在里邊就可以了,天空就是自家房頂啊。
(朱鹮的家雍嚴格 攝)
喜鵲講究營巢長期宜居,卻不在意著裝打扮,黑白簡裝最合適。朱鹮卻不同,它們是太靈醒了,曉得在哪里用力,把自己打扮好,比啥都要緊。明曉自己不夠強大,繁育期非常危險,裝扮好自己才能迷惑天敵,保護自己和后代。這個時候,成鳥分泌出的黑色小顆粒會將頭、頸、肩部洇染成灰色,變幻出深灰、淺灰、灰白。那頭頂耀眼的丹紅變得暗淡,那長喙尖頭的紅色變成鐵紅,那長腿的紅色收斂了艷麗,像是驢友們穿的迷彩服。這身素裝,隱藏了天生麗質,蒙蔽了天敵的眼睛,藏匿了哺育寶寶的歡喜,確保自己安然度過這段關乎種族延續的重大時期。
(朱鹮:我換服裝啦!雍嚴格 攝)
等到秋天踩著鼓點穩穩地來了,漫山遍野的紅黃綠,絢麗多彩,在靜默中獨自驚艷。13朱鹮最先感知到秋姑娘的步子,急急抹下灰帽子,摘下灰圍巾,脫下灰衫子,把一年中最漂亮的衣帽穿戴上,緋紅妖嬈出最美的身段。
它們把家弄得粗糙,也有個緣由,那便是等孩子長大離開了,它們也都遷走了,很少再回到這個家。等到下一個戀愛期,它們又要辛辛苦苦再建一個家。朱鹮為啥不像喜鵲那樣長久居住一處巢窩呢?個中原因,只有它們自己曉得。也許,修房造屋便是婚姻生活的重要部分,過程的艱辛預示著結果的甜蜜,那是比秦嶺山里的“百花蜜”都要醇香了。
華陽鎮子南段,是兩條河的交匯處,河面展闊,水波不興,水里是藍藍的天,天上是藍藍的水。我們靜靜地、好奇地觀察這些可愛的精靈:這兒一只,那里一只,三五只錯落著,在河邊覓食、飛翔、散步,神情悠閑灑脫。大小似雁,脖子和腿長,面部鮮紅,喙向下長長彎曲,羽毛潔白似雪,羽干、羽基、飛羽閃耀著朱紅色光輝,紅白相映,淡雅美麗。淺水覓食時,將長而彎曲的喙插入水中,覓得小魚,啄食之;或枝頭休憩,把長嘴插入背脊羽毛,任羽冠在微風中飄動;或天空翱翔,頭向前伸,腳向后伸,鼓翼緩慢而有力;或在地上行走,步履輕盈,閑雅矜持。
(沐浴完畢吳康 攝)
猶如一些愛美的人喜歡講排場,朱鹮看重打扮,講究衛生,經常“換洗”衣服。傍晚時分,我們有幸目睹了它們“美容”的全過程:兩只朱鹮站在清澈的水中,不斷用翅膀“撲騰騰”著水面,激起片片晶瑩水珠,像暴雨般落在身上,又使勁搖著頭,擺著尾,抖掉濺在身上的水珠。如此反復了幾次,直到“洗”得干干凈凈,沒了一絲兒灰塵。還互相打量一番,彼此欣賞妝容,都滿意了,才輕快地飛走了。
人類之愛
“今年喜慶得很,鹮鹮又在我家旁邊的樹上趴窩了,也不知能抱窩幾個仔仔……”
“前兩天后晌,正在院壩曬暖暖,突然聽得朱鹮的叫聲不對,抬頭一望,媽呀,空里一只鷂子在欺負鹮鹮呢,眼看攆上了,我和老伴緊打緊吆喝,才把那死鬼嚇跑了。稀乎把鹮鹮累日踏咧,撲棱棱到對過那棵樹上,半天沒動彈……”
“昨兒聽說,鄰村一個老漢放牛時看見一只大鳥,正在路邊水溝撲騰,一個翅膀耷拉著,上面血糊糊的。老漢就把它抱上來,放在路邊,可巧村長騎著摩托嘟嘟嘟過來,見到這個紅白色大鳥,慌忙剎住車,沖到老漢跟前,黑著個臉,聲音大得能吃人:‘老漢,你想坐牢嗎?咋敢把朱鹮打了!’老漢膽子小,平時就怕村長,這下臉灰塌塌的,前言不搭后語地解說了一番。村長就掏出手機,撥了個號,‘喂喂’了一陣。不到一頓飯工夫,就來了幾個人,說是朱鹮局的,把朱鹮接走了,還給了老漢 100 元,說是啥信息費。老漢高興地呵呵笑,把牛牽回家,就去商店買了條煙,逢人便口:‘這鹮鹮到處都是嘛,保不準明兒還能再弄 100 元……’”
我是坐班車到的華陽,一路上聽他們拉話,內容大多是關于朱鹮的?!叭苏f,三句話不離本行。對于洋縣人卻是三句話不離朱鹮哩……”我這么想著,自己倒笑了。
洋縣人對朱鹮的熟悉與關注,是遠超大熊貓的。這原因很簡單,朱鹮數量多呀,天上飛著,樹上歇著,水田河溪覓著食,房前屋后散著步。人們日日看朱鹮,朱鹮天天見人們,彼此處成了鄰居和朋友。
(朱鹮不怕人王維果 攝)
自古以來朱鹮被視作神鳥、吉祥物,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加之,當地政府宣傳力度很大,大人娃娃都曉得保護朱鹮有賞,獵殺朱鹮坐牢。反觀大熊貓勢單力孤,還生活在深山老林。那些地方被劃為保護區,除科研人員外,一般不許外人進入,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晤面熊貓,也只能是在熒屏、視頻里。
住在華陽一家酒店,偶然聽兩個服務員嘮嗑,說是前幾天華陽初中兩個娃救助了一只受傷的朱鹮,還受到了獎勵。看她們打掃完衛生,逮著個機會,我便問那位年紀大點的服務員。她說,那天下午放學后,初中七年級兩名學生開始打掃操場,突然聽到“砰”的一聲,循聲抬頭望去,見一只朱鹮躺在 20 米遠處的院墻根下,撲扇著翅膀,“嘎嘎”尖叫。他倆跑上前仔細一瞅,發現朱鹮眼睛下面有鮮血滲出,就趕緊給校長說了。校長急忙打電話聯系,保護區 3 名工作人員趕來,仔細察看了朱鹮的受傷情況,把它裝進紙箱帶走去治療,因為傷并不重,很快也就好了。后來,保護區把這倆娃表揚了,給了個保護朱鹮優秀標兵的紅證書。
“你咋記得這么清?”我隨口問道。
“誰不關心朱鹮,那里邊一個娃就是我家二小子……”
疾病是每個生命必然面對的考驗。野生朱鹮的疾病包括發育不良、結核、腸炎、肺炎、心肌炎、寄生蟲、受傷感染等。人都會有老的時候,朱鹮的個體老化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圈養個體,可通過人為干預療治疾患,延緩衰老。對于野生個體,一旦得病,若能及時得到救助,許多時候命就保住了;反之,就只好交給上天裁決了。
黃鼬、蛇、鷹等天敵,是朱鹮生存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如何有效防范,還真不是個容易的事兒。保護人員和當地民眾想出一個好法子,就是把朱鹮筑巢的樹干裹上塑料布、鐵皮或涂上工業黃油,戴上傘形罩,甚至掛上層層刀片,這就防止了黃鼬或蛇爬樹偷竊朱鹮卵或雛鳥的圖謀。
(春日華陽向定乾 攝)
我們到華陽的時候,是三月末。秦嶺里的春歡騰起來,樹呀草呀笑得發了芽,開了花。鳥們獸們興奮得合不攏嘴,畫眉一聲呼喊,大山雀首先響應,眾鳥紛紛參與進來,奏起高高低低的交響樂。
(天空那一抹抹緋紅雍嚴格 攝)
朱鹮們也受到感染,悄悄加入進來,忙著飛翔覓食,親昵休憩,談情說愛,給古鎮涂抹上一個個緋紅的剪影,盡情享受春天里生命的歡暢與幸福。
(本文所配圖片均已署名,并獲得攝影作者許可使用。)
來源: 陜西省科普作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