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進入夏秋季節,高溫多濕環境有利于害蟲蟲卵孵化繁殖,常見如桑螟、桑尺蠖、斜紋夜蛾等,注意觀察桑園蟲害發生情況,及時做好科學防治,減少桑園蟲害的發生,常見蟲害防治方法如下。

桑薊馬

桑薊馬成蟲、若蟲于桑樹中上部葉的背面銼吸為害,造成葉片呈現無數小凹點,被害桑葉失水硬化,凋萎卷曲,呈銹褐色,焦糊狀;1年發生10代以上,有世代重疊。春季約1個月1代,夏秋季約20天1代。成蟲在樹皮裂縫、雜草中越冬。第二年桑樹發芽后遷入桑園繁殖,4~5月形成全年第一次為害高峰。秋季高溫干旱,蟲口數量激增,為害加重,可形成第二次為害高峰。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夏秋季及時清理下腳葉,減少蟲口基數;冬季認真清理桑園,收集枯枝、落葉、雜草,帶出桑園燒毀,消滅潛藏的越冬成蟲,減輕來年為害。

2.物理防治。利用桑薊馬對黃色、藍色的趨性,在桑園懸掛黃色或者藍色粘蟲板。

3.化學防治。嚴格控制農藥用量,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桑薊馬防治常用的農藥:40%樂果乳油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純敵敵畏)800倍液。

桑尺蠖

桑尺蠖幼蟲常把桑芽內部吃空,僅留苞葉,后幼蟲咬食葉片成缺刻,嚴重的僅留葉脈,造成樹勢衰弱,桑葉大幅度減產。幼蟲期有5齡,老熟透后在近主干表化蛹,蛹期7~20天。該蟲發生與氣溫有關,以3~4齡幼蟲在桑樹枝干隙縫或枝下越冬,冬季氣溫高,桑園蟲口基數大,則春季發生早,5月后氣溫升高,有利于桑尺蠖繁殖,桑尺蠖幼蟲5齡后進入暴食期,往往2~3天內將葉片全部吃個精光。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加強桑園管理,及時清理桑園雜草、落葉、枯枝等,破壞桑尺蠖越冬和化蛹場所;桑園內適當放養雞、鴨等家禽啄食;采葉時,人工捕殺幼蟲。

2.物理防治。冬季可用稻草等束縛枝條,誘集幼蟲越冬,開春氣溫回暖后及時解除束草帶離桑園集中處理;早春人工捕殺大齡越冬害蟲;低齡幼蟲未分散為害前人工抹殺;利用成蟲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等。

3.化學防治。夏伐和冬伐前后,用40%滅多威(純滅多威)2500倍液全面噴灑進行封園。養蠶期間在各代桑尺蠖發生初期,低齡幼蟲未分散為害前進行化學防治,常規農藥有80%敵敵畏乳油(純敵敵畏)800~1000倍液,殘效期5~7天。

桑 螟

據歷年監測,在7月10日~15日出現第7代桑螟幼蟲孵化高峰期,第8代桑螟幼蟲孵化高峰期在8月20日~30日,第9代桑螟幼蟲孵化高峰期在9月30日~10月10日,蠶農要注意做好防治工作。

初孵幼蟲居葉背分叉處,食害下表皮和葉肉。3齡幼蟲吐絲綴葉成卷葉或疊葉,潛伏其中進行取食,殘留葉和上表皮,形成透明的灰褐色薄膜,后破裂成孔,稱“開窗”。其排泄物還會污染桑葉,容易與家蠶發生交叉感染,引發蠶病。

防治方法:

1.合理安排。做好養蠶計劃,合理安排周期性噴藥殺蟲,根據生產實際及時用葉,保障行間通透性,提高通風透光效果。

2.農業防治。桑園要進行夏伐,成片桑園統一時間夏伐,桑枝搬離桑園,清除桑園殘留葉片、枯枝落葉,并集中燒毀。同時,可結合采葉及桑園勞作時進行人工捏殺幼蟲。

3.物理防治。安裝誘蟲燈或桑螟性信息素引誘劑(誘捕器)等殺滅桑螟成蟲,降低桑園桑螟蟲口基數。

4.化學防治。在幼蟲2齡末即在卷葉前進行噴藥,重點噴幼蟲集中的新梢頂部。藥劑可選用80%敵敵畏乳油(純敵敵畏)1000倍液(安全間隔期5~7天),或60%敵畏·馬(格桑花)1000倍液(安全間隔期7天)。

作者∣廣西忻城縣蠶業技術指導站 羅祖現

8.31

來源: 羅祖現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