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翔 中部戰區總醫院
審核:白 沖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 主任醫師
一、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且進行性加重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主要癥狀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即憋、悶、喘)。
據統計,目前我國慢阻肺患者超過1億人,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13.7%。慢阻肺也是全球第三大致死性疾病,稱為“沉默的殺手”,在我國每2.5分鐘就有一個人死于慢阻肺。在我國,慢阻肺是導致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最常見的病因。由于肺功能進行性減退,嚴重影響慢阻肺患者的勞動力和生活質量。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二、慢阻肺的常見治療方法有哪些?
慢阻肺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控制、外科肺減容手術、肺移植手術等。許多合并嚴重肺氣腫的慢阻肺患者,藥物治療效果往往有限。他們“虛胖”的肺組織逐漸變大,不僅無法正常發揮自身功能,還會壓迫周圍“健壯”的肺組織,導致肺功能持續下降,患者逐漸失去勞動力,嚴重時甚至影響生活質量。由于這部分患者常難以耐受創傷較大的外科手術,近年來支氣管鏡介入治療逐漸成為了一種新興的治療方式。支氣管鏡介入治療是利用支氣管鏡相關技術給“虛胖”的肺組織“減肥”,以恢復“健壯”肺組織的功能,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項超棒的新技術——支氣管鏡熱蒸汽消融術!
三、什么是支氣管鏡熱蒸汽消融術?
支氣管鏡熱蒸汽消融術是通過支氣管鏡將加熱的水蒸氣(又稱“熱蒸汽”)精確輸送到“虛胖”肺組織所在部位(即肺氣腫最嚴重部位),熱蒸汽通過熱對流,產生內能的均勻傳遞,從而誘導局部產生炎癥反應,進而使“虛胖”肺組織逐漸萎陷,從而達到為“虛胖”肺組織“瘦身”的目的。這樣一來,受壓的“健壯”肺組織就可以恢復正常的通氣功能,不僅可以改善嚴重肺氣腫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和生活質量,還可以延長其生存時間。
左上圖(支氣管鏡熱蒸汽消融術前)及右上圖(支氣管鏡熱蒸汽消融術后):術后左肺上葉(紅色)體積明顯縮小、左肺下葉(粉色)體積明顯增加(肺部三維重建圖)。
左下圖(術前):左肺上葉肺氣腫、左肺下葉受壓(葉間胸膜位置低且平直)(胸部CT)。
右下圖(術后):左肺上葉肺氣腫明顯減輕,左肺下葉受壓情況明顯改善(葉間胸膜位置明顯升高且向上隆起)(胸部CT)(橙色箭頭所示為肺上葉與肺下葉之間的葉間胸膜)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四、如此神奇的手術、過程是不是很復雜呢?
手術過程大致分四步。
1.經支氣管鏡送入導管:醫生首先通過支氣管鏡將導管送至病變肺段的支氣管內。
2.撐開球囊堵住支氣管:撐開球囊堵住支氣管,確保熱蒸汽能夠準確輸送到目標區域。
3.釋放熱蒸汽:向病變肺段釋放熱蒸汽,通過水蒸氣的熱量對病變氣道進行治療。
4.肺組織重塑:治療后,局部的炎癥反應和隨后的愈合與修復過程會導致“病肺”萎縮、健康肺恢復功能。
五、支氣管鏡熱蒸汽消融術的優勢
1.與傳統的外科肺減容術相比
(1)微創:手術通過支氣管鏡進行,無需開胸,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時間短。
(2)有效:能夠精準地消融病變肺段,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肺功能。
(3)安全:術后并發癥少,患者體驗舒適度更高。
2.與其他支氣管鏡介入治療相比
(1)不會在治療部位留下植入物。
(2)術后并發癥更少而且可以進行二次治療。
(3)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耐受性好。
六、如此神奇的手術、是不是所有慢阻肺患者都適合做呢?
1.適宜人群:支氣管鏡熱蒸汽消融術并不適合所有慢阻肺患者,其主要適用于經充分藥物及康復治療效果不佳的嚴重非均質性(雙上肺為主)肺氣腫患者。
2.不適宜人群
(1)慢阻肺不穩定者(包括12個月內病情突然加重次數超過3次,或者3個月內病情突然加重需住院治療)。
(2)痰多,有明顯的支氣管擴張、巨大肺大皰或已知微生物感染或定植者。
(3)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者。
(4)既往有支氣管鏡下肺減容治療史者。
(5)既往有心臟或肺移植、外科肺減容、肺大皰切除或胸外科肺組織切除手術史者。
七、注意事項
雖然支氣管鏡熱蒸汽消融術為患者帶來了希望,但在接受治療前患者仍需注意以下3點。
1.充分評估與準備: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自身病情及手術風險;遵醫囑完成術前用藥、禁食水等相關準備工作。
2.術后藥物、胸部影像學監控:遵醫囑避免不適宜用藥,出院前復查胸部CT或胸部X線檢查。
3.定期隨訪:定期到醫院進行隨訪檢查,確保病情穩定。
慢阻肺的發病率、病死率高,部分患者經藥物治療,效果仍不顯著。支氣管鏡熱蒸汽消融術為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穎、有效、微創、安全的治療選擇。隨著這項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相信越來越多的患者將告別憋、悶、喘的困擾,重新享受暢快的呼吸。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