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器適航技術是一門專注于飛行器設計、適航驗證與審定以及適航管理等方面的學科。該專業旨在培養掌握航空專業知識,熟悉適航法規,具備適航驗證與審定技術以及適航工程管理能力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依托飛機設計學科培養適航驗證方向的人才;2010年,教育部批準該校設立航空器適航技術專業。經過多年的建設,該校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相繼獲批“國防特色緊缺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和江蘇省一流專業,成為國內重要的適航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孫有朝介紹,飛行器適航技術是確保航空器安全運行的基石,它融合了航空工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材料科學等多學科知識。這些學科在飛行器設計、制造、維護、審定等各個環節中相互交織,共同構建起一個復雜而精細的安全保障體系。在高技術領域,如航空航天、智能交通等,飛行器適航技術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緊密圍繞國家發展需求,立足于國際適航技術前沿,以服務國家建設、支撐學科發展、提升我國適航技術水平為核心,加強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秉承“整體教學、融合育人”的理念,在適航設計驗證、智能監測預警、人機工效優化等方向,系統開展前瞻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持續引領行業發展。

該專業構建了多學科交叉和模塊化教學理念貫穿的課程體系,從機械結構、機載電子、維修性、可靠性與安全性等多學科交叉角度進行課程修訂,有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和技術視野。同時,學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合作,結合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的科學研究成果,在國內率先規劃出版“航空器適航技術系列教材”。該套系列教材將成為國內適航專業唯一一套完整的系列教材。

此外,學院通過聯合中國民用航空適航審定中心、中國商飛等企業,開設了企業課程,并聘用企業專家作為聯合培養導師,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通過“引培并舉,研教并重”提升師資質量,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擔任教學和科研工作,形成了高水平的教學團隊;構建了由知名教授學者領銜的7個教學團隊,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質量保證體系,確保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為了宣傳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本專業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智匯適航”系列活動。通過適航論壇、適航探秘、適航媒體和適航踐習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根據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每年進行的“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畢業生對本科期間自身發展的滿意度均達到93%以上,對課程教學、學習環境等教育教學方面的滿意度均高達100%,在其最終進入工作崗位后,工作內容與專業相關度超過90%,且近年年平均離職率僅1%,畢業生滿意度及專業培養方案與行業需求契合度極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始終秉持“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校訓精神,為國家的航空航天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適航技術領域的杰出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陸中表示,過去二三十年,我國航空事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適航技術完成了從學習、追趕,到如今并跑的過程。未來,如何引領行業創新性發展,需要更多年輕的從業者加入。

聯合出品
中國科協科普部 光明網

來源: 科學報國正當時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