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中華醫學會

審核:韓立強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 副主任醫師

骨質疏松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的問題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是因為骨折去醫院就診,經過醫生檢查后才得知自己是因為骨質疏松才導致的骨折。其實,骨質疏松是有一些風險因素的,了解這些風險因素可以早期檢查、早期治療,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骨質疏松的風險因素:50歲以上的人群;老年人身高下降超過4厘米;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可抑制成骨細胞的活性,加快骨質疏松);身體虛弱,體型過瘦;父母有骨質疏松或髖部骨折的病史等。如果發現自己是高危人群,可以去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查(如雙能X射線吸收法)、血液檢查(如血鈣等)、影像學檢查等,以明確是否患有骨質疏松。其中,雙能X射線吸收法是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主要通過兩種不同能量的X射線源在通過人體組織時的衰減和吸收狀況來測定骨密度,其最常檢測的部位是脊椎和髖部,該方法除了診斷骨質疏松,還可以監測骨質疏松的治療效果。雖然這種檢測方法應用的是X線,但單次檢測的射線量很少,對人體的危害極小,因此可以放心檢查。需要強調的是,預防很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適當運動等,都可以很好地預防骨質疏松。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