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然后點上煙、喝杯熱茶,在不少人眼里是種享受,然而幾十年來自都這樣生活的曾大叔(化名)卻因此查出食管癌。

吃東西時總感覺異樣,查出食管癌

“現實已無法改變,能做的盡量讓老人少點痛苦。”曾大叔的子女面對檢測報告,悲痛之際,想方設法為父親做點實在事。

63歲的曾大叔近段時間時不時覺得胃部不適,以為是胃病什么的。漸漸地,食物下咽總感到有點異樣感,到半個月前,已明顯出現吞咽困難。

子女了解情況后,一聯想頓時慌了神,趕緊帶著父親前往當地醫院檢查。胃鏡檢查發現,大叔食管中下段有隆起物,病理診斷為食管中分化鱗癌。

醫生說,當地食管癌手術仍是傳統術式,即得開“大刀”;子女則擔憂父親已是老年,且體質偏弱,身體恐難以承受。

四處打聽后,曾大叔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王海濤主任醫師專家門診。

王海濤看過患者當地醫院的檢查資料,告知可以施行胸腹腔鏡下的三切口微創食管癌根治術。聽說可以做微創手術,患者及其家人十分欣慰。

在完善一系列術前評估后,王海濤、張劍主治醫師及吳志剛醫師等為大叔成功施行了手術。

常年煙酒燙茶,這樣的習慣要不得

“年輕時就像掉進酒缸里,一日兩餐都要有酒才能吃下飯。”據了解,曾大叔無酒不歡近40年,還吸煙,喝茶則喜歡剛泡燙燙的就品……

作為地道的南方人,對腌制食品也毫無抵抗力。

王海濤解釋說,食管癌是一種與患者飲食習慣關系密切的惡性腫瘤,像酒精、煙草均為WHO明確的I類致癌物。飲酒時,酒精從口腔通過食道,最終進入胃腸道,經年累月,食管和胃腸道相當于“泡”在酒缸中,大大增加了癌變的幾率;長期抽煙也可能導致細胞在復制時產生偏差,從而導致惡性增生的發生。

“食管的表面覆蓋了黏膜,吃過燙的食物容易燙傷食管黏膜,雖然人體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功能,但如果長期進食過燙的食物,導致食管黏膜反復損傷再修復,很可能導致黏膜出現病變,從淺表性的炎癥、潰瘍發展到惡性病變,最終變成食管癌。”

王海濤表示,長期食用腌制食品,特別是有的腌制物里包含大量的亞硝酸鹽,會大大增加罹患食管癌、肝癌等惡性腫瘤的幾率。具體到上述這位患者,致癌因素可以說“一應俱全”,于是食管癌自然而然上身了。

“想不到啊,幾十年的愛好居然是致癌因素!”聽了醫生分析,曾大叔很是吃驚與后悔。

注意食管癌的早期表現

王海濤介紹,食管癌在我國是個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癌腫,很多病人就診時疾病已發展到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因此,需了解些食管癌的早期癥狀,并及時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

一、食管內異物感:早期食管癌局限于是食管的黏膜層或黏膜下層,有的患者可能會有一些隱匿性的或者非特異性的癥狀,如一過性的吞咽不暢。

二、食物通過緩慢和停滯感:發生部位以食管上、中段者較多,開始往往輕微,逐漸加重,并伴發其他癥狀。其機理可能主要為功能性改變,也可能是由于食管癌“癌變野”較廣,食管黏膜伴有程度不同的慢性炎癥所致。

三、咽部干燥與緊縮感:有的食管癌患者出現咽部干燥,在補充水分后仍然存在不適感,這可能是由于食管病變反向地引起咽食管括約肌收縮,而產生的一種異常感覺。

四、疼痛:表現為持續性隱痛或燒灼樣刺痛,多在咽下食物時出現,食后減弱或消失,可能是由于病變致食管運動功能不協調,賁門部括約肌發生強烈的痙攣性收縮所引起。

如何做好防范?王海濤建議,進食細嚼慢咽,不要進食過燙的食物,同時減少濃茶、咖啡、烈酒等刺激性飲食的攝入。減少腌制、熏烤食物的攝入。控制吸煙和飲酒。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適當補充維生素。

來源: 潮新聞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