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虹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盧文紅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 研究員
手術是治療卵巢上皮癌的重要方法,對于能夠手術治療的患者來說,了解一些手術相關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卵巢上皮癌患者切除卵巢后,什么情況下需要使用激素?
卵巢上皮癌中比較常見的是高級別漿液性癌,絕經后婦女高發,平均發病年齡是60歲左右。
如果絕經后的女性切了雙側卵巢,應該不需要用激素替代來緩解更年期癥狀。但是確實有一些絕經前的女性也會得卵巢上皮癌,對于這些女性來說,是否需要激素替代治療取決于她們的更年期相關癥狀是否嚴重,比如潮熱、失眠、骨質疏松等等。如果癥狀嚴重,影響到了生活質量,還是可以考慮進行激素替代治療的。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對于這些女性能不能做激素替代治療,也要取決于第二個因素,就是腫瘤的類型,有一些腫瘤是跟雌激素有關系的。
比如低級別漿液性癌的生長可能會受到雌激素的影響,雌激素的補充治療可能會導致它復發,就不建議用激素替代來治療。更年期癥狀可能要用其他方法來緩解,比如失眠,就要采取一些治療失眠的藥物。
但對于其他比較常見的高級別漿液性癌,跟激素的相關性沒有特別明確的數據支持,這些患者還是可以給予激素替代治療來改善生活質量的。
當然,激素替代治療要在婦科腫瘤醫生的嚴密監測下去用藥,因為激素替代可能會增加乳腺腫瘤的可能性,所以長期服用要監測乳腺的問題。
二、卵巢上皮癌手術治療后,怎么判斷腫瘤有沒有切干凈?
一般來說,手術時肯定會用肉眼來先做判斷,所有眼睛能看到的部位,包括用手觸摸的部位,沒有殘留,這應該是最客觀、最準確的,比影像學檢查更準確。
手術后也會進行一些影像學檢查來判斷有沒有殘余病灶,比如拍CT、磁共振,并且在整個后續治療過程中,定期進行影像的動態觀察,來看看變化。
因為做完手術之后,可能做CT檢查就會有一些術后的改變,這個很常見,比如原來子宮的部位切除掉了,這個地方會有縫合,形成瘢痕就會稍微有點增厚,這種增厚一定是腫瘤嗎?不一定。所以我們一般的做法就是開始術后的輔助化療之前,進行CT檢查作為基線,以后會定期做CT來進行比較。
如果這個地方出現進行性增厚,變成腫塊了,還是考慮腫瘤的進展,如果一直沒有變化,可能就是一個術后改變。所以,大家總是期待影像科大夫給出一個明確診斷,這個地方是不是復發病灶,其實很難,對于腫瘤患者,動態監測非常重要。
三、卵巢上皮癌手術后復發或轉移,能二次手術嗎?
這個問題非常專業,因為二次手術一直也是醫學學術界的爭論焦點,為什么?因為二次手術很難做,第一次的手術就很大,切除范圍廣、腹部切口長,所以整個盆腔、腹腔結構的變化也會很大,而且做過手術,盆腔、腹腔一定會有粘連,每個人都會發生,不是大夫技術好壞的問題,這是肯定會發生的,就跟瘢痕形成是一樣的。
所以二次手術是一個難度比較高的手術,而且這些轉移灶,有可能長的位置很刁鉆。比如在腸壁內,就需要切腸管;比如在肝臟內,就需要切一部分肝臟;轉移到脾,可能要把脾臟,包括一部分胰尾也要切掉。所以如果做二次手術,一定要對患者有益。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什么樣的人能獲益呢?
第一,腫瘤復發的時間要距離上一次結束化療最好超過1年,6個月以上也還好。為什么會界定一個時間?因為經過這么長的時間才復發,就說明患者對藥物還是敏感的;如果兩三個月就復發了,說明對化療不太敏感,這樣的人是不適合做二次手術的。
因為腫瘤既然已經轉移了,即使是在二次切除以后,也有肉眼不可見的轉移病灶,需要再次化療去鞏固,不然腫瘤很快又會長大,所以對化療很敏感的人才能二次手術。
第二,沒有腹水。因為有腹水就說明腹膜上有一些種植性轉移。腹膜種植就像撒了一把米在肚子里一樣,很難切凈,所以一般來說,患者腹腔內的病灶是孤立的,不是必須是1個,當然也可以是2個、3個,相對孤立,可以同時切除,比如有些部位,涉及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經,切除以后對生命有影響,那依然不能切。
所以總的原則是,復發的時間距離上一次要遠一些,沒有腹水,腫瘤是可切除的、相對孤立的病灶,這些條件都符合的患者才有較大可能性在二次手術時將腫瘤切干凈。如果在二次手術時不能切凈腫瘤,對改善生存則沒有幫助,還不如化療或者用一些其他的藥物治療。
所以一定要謹慎判斷,而且要選擇合適的醫生和團隊去做這個手術,因為二次手術比第一次手術要難很多。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