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東戈 北京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盧文紅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 研究員
宮頸癌是一種與HPV,也就是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相關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嚴重威脅著女性健康。
HPV分為高危型、低危型。低危型HPV引起的宮頸病變一般是尖銳濕疣,高危型HPV引起的病變一般是宮頸癌或癌前病變。
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宮頸,從增生到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到浸潤癌,一般要經過比較長的時間,大概十年左右。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癌前病變是指從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不典型增生分為高級別不典型增生和低級別不典型增生。篩查宮頸癌的目的就是及早發現癌前病變,及時處理避免發展到浸潤癌。
一、篩查宮頸癌主要做什么檢查?
宮頸細胞學檢查(TCT)聯合HPV檢查,是目前最主要的宮頸癌篩查方法。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細胞學檢查沒有問題,HPV檢測也是陰性的,一般來說沒有宮頸癌或癌前病變。
細胞學檢查的特異性比較高,如果發現宮頸有異常細胞,說明宮頸病變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它的敏感性相對來說比較低,宮頸可能有病變,醫生取宮頸分泌物的時候沒有取到病變細胞,也就是所謂的假陰性,沒有發現異常的細胞,實際上已經有病變了。
HPV檢測的敏感性比較高,但是特異性相對來說比較差,也就是說HPV陽性不等于宮頸有病變。
所以基于這樣的可能性,現在一般提倡HPV檢查跟細胞學檢查聯合進行篩查,特異性和敏感性會更高一些。
如果細胞學檢查發現了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同時HPV檢測也是陽性的,這時候要做陰道鏡。陰道鏡檢查發現有可疑的病變區域,需進一步取活檢做病理,確定是什么類型的病變,根據病理檢查結果進行臨床相應的處理。
二、宮頸癌前病變發展到宮頸癌需要多長時間?
宮頸癌前病變一般來說沒有侵犯到基底膜,在基底膜以上,叫原位癌;或者最多侵犯到基底膜以下三毫米,叫早期浸潤。早期浸潤、原位癌、高度病變、低度病變,都屬于癌前病變。
低度病變發展到宮頸癌,一般來說時間比較長,大概半年到一年。高度病變大概三個月、半年以內就發展成浸潤性癌了。當然這個數字不是絕對的,不同情況下可能有比較大的區別,一般是這樣一個時間段。
一般來說,低度病變時,如沒有生育要求應該進行處理,如果有生育要求,在密切隨訪的情況下,在婦科醫生的評估下,可以考慮先生育,然后再處理宮頸病變。高度病變應該盡快進行治療,防止發展到浸潤性宮頸癌。
三、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應該定期篩查宮頸癌嗎?
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應該做宮頸癌篩查。到65歲,如果HPV和細胞學檢查都還沒有問題,以后可以不用定期篩查。
關于宮頸癌篩查,現在一般的觀點是,30歲以上的女性做細胞學檢查聯合HPV檢查;30歲以下的女性一般主張做細胞學檢查就可以,可以不做HPV檢查。因為30歲以下的女性,雖然HPV感染的幾率比較高,但是相當多的并不會引起宮頸上皮病變,也就是說不引起癌前病變。
篩查間隔時間要根據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查結果,在婦科醫生的指導下確定。如果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查都是陰性的,大概每三年查一次就可以。如果細胞學檢查發現意義不清楚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HPV檢查陰性,一般半年到一年要重復做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如果細胞學檢查提示是低度病變或者高度病變,應該做陰道鏡檢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注射HPV疫苗不能代替宮頸癌篩查。
圖3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HPV疫苗目前有2價、4價、9價的,但HPV還有一些少見的類型,疫苗沒有覆蓋到,感染以后也可以引起宮頸癌或癌前病變。另外雖然注射了HPV疫苗,但是保護性達不到100%,也就是說機體產生的抗體不能夠有效阻止HPV感染。所以注射了HPV疫苗,仍然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