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瑋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副主任醫師
審核:胡琳莉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主任醫師
這是一個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職業發展的追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晚婚晚育,同時,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和環境污染,也增加了不孕癥的發生率。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不孕癥患病率因國家與地區而不同,為5%~30%;發達國家約有5%~8%的夫婦受到不孕癥的影響;2017年,一項針對我國7個省市自治區的調查發現,社區人群不孕不育癥發病率達到10%~15%,估算超過5000萬人。而從2007到2020年,我國不孕發病率,已從12%升至18%。
可見,不孕癥已經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但圍繞它還存在許多誤解。這些誤解可能會對患者產生負面影響,阻礙他們尋求有效的幫助和治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揭開不孕癥的神秘面紗,打破那些束縛我們的傳統觀念和誤解。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正常的懷孕過程:
正常的懷孕過程,我們需要:正常的卵巢和排卵;強勁有力且足夠數量的精子;暢通的輸卵管;“肥沃”的子宮內膜;健康的宮腔。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其次,什么是“不孕癥”呢?
不孕癥的定義是指婚后在未避孕的情況下,有正常性生活,同居12個月仍未懷孕者。女性一般情況下,一個月經周期僅排一顆卵子,而受孕機率最高的時間階段往往是圍繞排卵期非常短暫的幾天,因此,很多備孕3、4個月沒有結果的,或是長期異地、備孕時間雖長但見面少的小夫妻們,很有可能誤以為自己“不孕不育”而來到醫院檢查,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精子先生和卵子小姐見面次數少而造成的暫時的“未孕”。
然后,不孕癥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
夫婦雙方或任何一方有異常均可導致不孕 ,相對來說女方因素在不孕癥中占比較大,引起不孕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卵巢因素和輸卵管因素,其它還有子宮因素等。男方因素主要體現在精液質量及性功能異常等問題,此外,還有一些身體情況、年齡、心理等因素影響也是造成不孕癥的常見原因。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輸卵管的阻塞,造成了卵子和精子不能見面結合
圖3圖4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生育能力下降
圖5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精液異常:無精、少精、弱精、畸形精子癥和性功能障礙等,使精子沒有能力到達卵子身旁。
最后,不孕癥無法治療嗎?
許多人錯誤地認為,一旦被診斷為不孕癥,就意味著永遠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事實上,許多不孕癥患者在接受適當的治療后能夠成功懷孕。現代醫學的進步,特別是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為許多不孕癥患者提供了生育的希望。
總之,不孕癥的病因診斷和治療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不是一個“祖傳秘方”或幾片藥就能簡單解決的問題。 夫妻婚后性生活正常,未避孕一年未孕,應盡早到正規醫院就診,切莫求子心切亂投醫,以免延誤治療良機,也不要因長期治療但仍然不能懷孕而喪失治療的信心。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