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群體中,夜晚腿抽筋(夜間肌肉痙攣)較為常見,這一問題不僅干擾老年人的睡眠,還會給他們的生活品質帶來負面影響。

西醫眼中腿抽筋的病因有哪些?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羅運花主任醫師介紹,**從西醫視角剖析,老年人夜間腿抽筋主要與血液循環、神經肌肉功能以及電解質平衡等因素相關。

**1、血液循環不暢。**老年人常受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困擾,下肢血液循環相較年輕人遜色,局部組織因缺血缺氧易引發肌肉痙攣。

**2、神經肌肉功能衰退。**伴隨年齡增長,神經肌肉系統功能逐漸弱化,神經傳導速度減慢,肌肉收縮能力降低,致使肌肉在夜間更易出現不自主痙攣。

**3、電解質失衡。**鈣、鎂等電解質對維持肌肉正常功能至關重要。老年人因吸收能力下滑或藥物作用,易發生電解質失衡,造成肌肉興奮性上升,進而引發抽筋現象。

中醫對腿抽筋的解釋有何不同?

中醫理論則認為,老年人夜晚腿抽筋與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緊密相連。

**1、肝血不足。**中醫講肝主筋,肝血虧虛時,筋脈失于濡養,容易誘發肌肉痙攣。老年人因生理機能減退,肝血生成與滋養功能變弱,更易陷入肝血不足的困境。

**2、脾虛濕困。**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運化不力,水濕在體內停滯,阻礙氣血運行,使得肌肉失于滋養而產生痙攣。

**3、腎陽不足。**腎主骨生髓,腎陽不足會導致骨髓空虛,骨骼失養,也易引發肌肉痙攣。再者,夜晚屬陰,老年人陽氣漸衰,陰血相對不足,故而夜間抽筋更易發生。

西醫如何治療老人夜晚腿抽筋?

針對老年人夜晚腿抽筋,西醫治療途徑主要有三個:

**1、改善血液循環,**借助藥物治療(如擴血管藥物)以及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等手段,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2、補充電解質,**對于因電解質失衡引發的抽筋,可采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方式補充鈣、鎂等電解質。

**3、藥物治療,**針對癥狀嚴重的患者,可運用抗痙攣藥物或鎮靜劑予以治療。

中醫有哪些妙法應對此癥?

中醫治療方法多樣:

**1、中藥調理。**依據中醫辨證施治原則,選用具有舒筋活血、祛風除濕、補益肝腎等功效的中藥來治療。像芍藥甘草湯、補肝湯等經典方劑,都能有效緩解腿抽筋癥狀。

**2、針灸療法。**通過針灸刺激特定穴位,調節氣血運行與神經系統功能,從而舒緩腿部肌肉痙攣。

**3、推拿按摩。**運用推拿按摩手法,推動局部血液循環,放松緊繃的肌肉,對預防和緩解腿抽筋大有裨益。

**4、足浴療法。**以溫熱水泡腳,可提升下肢血液循環,降低神經興奮性,減少夜間小腿腓腸肌痙攣的發生幾率。

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老人夜晚腿抽筋?

**1、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確保營養均衡;適度運動,增強體質;戒煙限酒,防止過度勞累。

**2、補充鈣質。**老年人應適當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以維護骨骼和肌肉健康。

**3、注重保暖。**夜間睡眠時做好腿部保暖工作,避免腿部著涼。

**4、定期體檢。**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及時察覺并治療相關疾病。

老年人夜晚腿抽筋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復雜問題,涵蓋血液循環、神經肌肉功能、電解質平衡以及臟腑功能等領域。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開展詳細診斷并提供專業指導意見。借助中西醫結合的治療與預防方法,可有效減輕抽筋癥狀,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 羅運花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