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到底能不能吃安眠藥?
失眠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事情,翻來覆去、輾轉反側就是無法入睡,為了能安心睡上一覺,一般都得在醫生的建議下選用安眠藥。但是,一提到安眼藥,人們通常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擔心上癮或對身體不好,寧可強忍失眠的痛苦,也不敢吃;另一種是一想到睡不著就焦慮,必須每晚吃一粒才安心。這兩種觀點都只是一隅之見。
不得不承認的是,安眠藥可能會導致依賴性,但只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或減少這種風險。安眠藥的不良反應通常比失眠本身對身心的危害要小。因此,對于安眠藥的使用,我們不需要過于恐懼。
那么如何選擇安眠藥呢?
失眠癥分為入睡困難、睡眠淺易驚醒、多夢和早醒等。在選擇安眠藥時,應根據失眠的具體癥狀來選擇合適的藥物。對于入睡困難的患者,可以選擇起效快、半衰期短的藥物;對于睡眠淺、易驚醒的患者,可以選擇中效安眠藥;而對于早醒的患者,可以選擇長效安眠藥。此外,安眠藥的作用會隨著劑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小劑量時產生鎮靜作用,中等劑量時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大劑量時則可能產生麻醉、抗驚厥作用。
短效藥:右佐匹克隆、唑吡坦、扎來普隆和三唑侖等,該類藥物主要用于入睡困難的失眠患者,對以早醒為特點的失眠患者無效;中效藥:艾司唑侖、阿普唑侖、勞拉西泮等,適合幫助患者增加睡眠深度,減少夜間醒轉次數和做夢頻度,同時用于緩解患者的焦慮和緊張不安;長效藥:地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硝西泮適合用于早醒的患者,也常用于緩解患者的焦慮和緊張不安;但忌用于催眠,否則易產生“宿醉”現象(即服藥第二天醒來表現頭疼、乏力、眩暈等癥狀)。
如何正確服用安眠藥?
在使用安眠藥時,應遵循個體化原則,小劑量開始,按需間斷給藥。按需服用是指,比如上床后15~30 min仍不能入睡或者第二天有重要工作時,可以臨時服一片,而非每晚服用。盡可能短期使用,控制在每周3~5次以內,一般不超過4周。如果服藥時間超過4周,應當咨詢醫生,每個月對睡眠狀況和藥物使用狀況進行評估,必要時改變治療方案。
另外,服用安眠藥還需注意以下問題:睡前不要喝咖啡、濃茶,不要吸煙、飲酒(因為酒精會加重對神經系統的抑制),也不要做劇烈運動。服用安眠藥,盡量避免高空作業、開車,因為注意力可能下降可能導致危險。安眠藥最好在睡前半小時服用,服用后不要洗澡以防意外發生,盡快臥床休息。要在醫生指導下停藥或換藥,特別是長期連續服用安眠藥時,突然停藥會導致失眠反彈。大部分安眠藥服藥后會出現頭暈、乏力的癥狀,有跌倒、骨折的風險!因此起床時,不能馬上起身走動應先轉身側臥、緩慢起身,小心跌倒。
除了服用安眠藥,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善睡眠:每天保持適度的鍛煉,但睡前3~4 h內應避免劇烈運動;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避免睡前過度興奮;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同時輔助一些心理治療,在心理醫師的幫助下認識自己失眠及情緒障礙的根源,從而更好改善睡眠。
來源: 康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