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中華醫學會
審核:司天梅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主任醫師
褪黑素是由大腦視交叉上核的松果體分泌的一種神經遞質,在調節晝夜節律及睡眠-覺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白天,光線刺激位于視網膜下方的褪黑素受體,抑制褪黑素分泌;夜晚,不再有光線刺激,褪黑素開始分泌,能起到很好的促進睡眠的作用。
對于一些因為生物節律變得紊亂而出現輕度失眠的人,可以通過服用褪黑素類藥物,發揮一定的調節節律作用;但對于嚴重失眠或慢性失眠患者,褪黑素類藥物可能就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睡眠的調節機制非常復雜,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失眠,比如壓力過大、精神心理變化、某些軀體疾病或精神障礙等。
運動是很好的治療失眠的方法,保持規律的生活,進行適當的運動,有助于睡眠。對于睡眠障礙者,心理治療也是一個很有效的治療方法。已經被醫生確診為原發性失眠的患者,應該去醫院進行系統治療,醫生會根據對患者的系統檢查評估、科學判斷,為其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和治療藥物。睡眠有節律性,睡眠障礙者的睡眠節律被打亂了,通過藥物可以幫助其重建睡眠規律,之后再逐漸減停藥物。但服用鎮靜催眠類藥物需遵醫囑,切忌自己在家隨意服用。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