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中華醫學會

審核:周新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PET-CT這種檢查對于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它在肺癌的診斷、分期、治療、評估及隨訪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PET(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檢查時,檢查者會向患者的體內注入藥劑,這種藥劑中含有代謝物質葡萄糖和放射性同位素,藥物隨著血液循環可以分布到全身各處。因為惡性腫瘤增殖迅速,會消耗很多的葡萄糖,所以含葡萄糖的放射性藥劑會被腫瘤細胞攝取,其聚集之處也可以被儀器檢測而顯像。PET檢查能夠區分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但是腫瘤細胞的詳細解剖結構及定位還需要CT(計算機體層攝影)檢查來提供,因為CT檢查具有高空間分辨率,能夠清晰顯示微小的解剖結構。PET-CT正是結合了這兩種檢查方式,在同一臺機器上進行同步掃描,將PET圖像和CT圖像融合在一起,生成綜合的三維圖像,從而幫助醫生更準確地進行定位和診斷,有助于指導后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對于其他影像學檢查難以鑒別的結節,PET-CT檢查可以幫助區分良、惡性。另外,PET-CT進行的是全身掃描,還可以評估腫瘤是否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如縱隔淋巴結、肝臟、骨骼等。總之,PET-CT檢查意義重大,在肺癌患者的診斷、治療及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