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已成為女性的主要健康威脅之一,影響全球數百萬女性。細顆粒物(PM2.5)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已有明確證據證明其對多種癌癥的致病作用。然而,在空氣污染水平較高的國家和地區,PM2.5暴露對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發病風險的影響研究相對匱乏,這一知識缺口限制了相關防控策略的制定與實施。
近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腫瘤婦科高敏教授、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薛濤研究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季加孚教授等聯合在Medicine Plus發表研究論文,基于“國家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北京地區的調查數據,研究開展了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探討了PM2.5及其組分黑炭(BC)、銨(NH4+)、硝酸鹽(NO3?)、有機物(OM)和硫酸鹽(SO42?)的長期暴露與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發病風險的關聯,并對其中的關鍵組分進行識別。
該研究納入了2013至2019年“國家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北京地區的85500名女性參與者,使用由中國大氣近實時追蹤數據集(TAP)提供的PM2.5及其組分的濃度數據作為暴露指標,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評估暴露與發病風險的關聯,并利用分位數g計算和SHapley加性解釋模型識別關鍵組分。
結果表明,PM2.5長期暴露與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升高有關,SO42?和BC是其中的重要組分。該研究結果豐富了空氣污染與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在高污染地區的關聯證據,也將為后續制定以健康為導向的空氣污染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PM2.5及其組分與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發病風險的關聯
PM2.5組分重要性
了解詳情,請閱讀全文:
Guo J, Yang L, Kang N, et al. Associations of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ts constituents with gynecologic cancer incidenc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rom Beijing. Med Plus. 2024;1(4): 100058. doi:10.1016/j.medp.2024.100058
來源: 《中國科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