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胡文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主任醫師
介入治療是處理顱內動脈瘤的有效手段。介入治療之后,患者在恢復期間,有一些問題是需要特殊注意的。
一、顱內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后,還需要吃藥嗎?
顱內動脈瘤治療之后的藥物治療,應該把它分成兩種類型:
一種是沒有放支架的,就是單純彈簧圈填塞,這種患者一般來講不需要額外吃藥,他吃的藥物很大程度上是治療一些基礎性疾病的,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從顱內動脈瘤這個病上來講,不需要再用藥物。
第二類是血管里放了支架的,現在絕大多數的支架,需要吃藥預防血栓,而且吃藥時間至少要半年。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隨著材料學和技術進步,目前常用的血流導向裝置,是一種金屬覆蓋率比較高的支架,吃藥時間在12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目的是防止支架內的血栓形成。
當支架跟血管長成一體后,我們叫內皮化以后,支架就成為人體的一部分了,這個時候不一定要長期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但是基礎性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還是要繼續治療。
二、顱內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后2個月了,出現惡心嘔吐、脖子發僵,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一個未破裂動脈瘤,手術本身很順利的話,一般來講是不會出現這些問題的。
但如果是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以后做了介入治療,這個時候要小心有沒有腦積水。正常情況下,循環在腦子里面的腦脊液是清澈的,一旦變成“血水”之后,好像下水道里面有臟東西了,有“渣子”,有可能會堵塞腦脊液循環的通路,引起腦積水。腦積水就會引起惡心、嘔吐,它會引起顱高壓,脖子發僵。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對于患者來說,要及時去醫院處理。
三、顱內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后,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介入治療之后,應該說大多數患者會回歸正常的生活。但是我們強調幾個問題:
第一,放了支架的患者要吃藥,這些藥物不能隨便停。因為放了支架,如果不吃藥,可能會引起支架內血栓,患者會出現腦梗死的問題。
第二,大家不要認為動脈瘤治好了,他這輩子就不會再得了,其他地方還可能會得。動脈瘤的患者,我們要追問他的既往史,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這些病積極治療了嗎?比如抽煙、喝酒,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改變了嗎?如果不把這些危險因素控制好的話,這個人還會出現其他的問題。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第三,健康飲食。一般來講,飲食跟很多疾病都是相關的,不僅僅是跟顱內動脈瘤相關。如果從健康飲食來講,應該低脂肪飲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有的地方推薦地中海飲食。預防高血壓,預防糖尿病,實際上都是一樣的飲食要求。
第四,短期內要控制運動量。因為動脈瘤介入治療后,是一個生物學的修復過程。所以患者在最初的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里,還是要比較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如果第一次復查,動脈瘤已經治愈了,患者能完全恢復正常生活。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