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賈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金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主任醫師
血液中膽固醇升高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吸煙、飲酒等都有關系;膽固醇降低在臨床中比較少見,比如肝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嚴重感染、營養不良,會引起膽固醇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與膽固醇結合成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由肝臟合成,或者由極低密度脂蛋白轉化而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和動脈粥樣硬化相關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對于預防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有益。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不是越低越好,過低可導致膽固醇轉運障礙,進而導致營養不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會引起腦血管、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腦血管事件。在腎病綜合征、糖尿病、妊娠時,也會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營養不良、慢性貧血、創傷、肝功能減退等,會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的結合物。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抗動脈粥樣硬化指標,對血管有保護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發生冠心病的風險降低。長期運動會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但有在抽煙、肥胖人群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會增高。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