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我是江小惜

生活明朗,萬物可愛

一年一度的big day來啦

3月22日我們迎來了第31屆世界水日

和第36屆中國水周

我常年棲身于鄱陽湖

“五湖四海”皆是我的朋友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地表水

但今天我想為大家介紹的

是在我們腳下的土地里

有著一群更龐大、更神秘的小伙伴

它們叫作“地下水”

【地下水是什么?】

就是儲存于地下巖石空隙里的水

它潛藏在地下

看不見、摸不著

地下水約占地球上液態淡水總量的99%

是地球上一筆巨大的隱形“財富”

如果把“冰山”

比作地球上的所有液態淡水

那么地表水資源量就只是冰山一角

雖然分布不均

但地下水“蹤跡”遍及全球

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一起來看一組小數據

淺看一下它有多牛

全球約25%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

用它們澆灌了全球38%的灌溉用地

全球約50%的居民生活用水來自地下水

看似“小透明”

實為“隱形大咖”!

【“熱于助人”的地下水】

地下水“日常工作”繁忙

保障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

支撐生態系統等

都離不開它

除此之外

它還為人們提供了許多額外的福利

如用于地熱發電

改善供水安全

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等等

2022年

在鄱陽湖旱情最嚴峻的時候

有關部門開啟了“瘋狂找水”模式

找的就是咱們的地下水

湖區周邊多地的地下水監測井

原本只是用來監測地下水位和水質的變化

在此情況下也用于應急供水

在受旱嚴重的地方

還新建設了一批取水井

以滿足周邊群眾日常生活和灌溉需求

緩解了多地居民的燃眉之急

危機當頭

是我們的朋友——地下水

二話不說、慷慨解囊

這義氣,杠杠的!

【地下水從何而來?往哪里去?】

如果把地下水比作“銀行”

大氣降水下滲、地表水下滲

這種源源不斷補充地下水的過程

就相當于“存錢”

但過程漫長

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時

地面蒸發、葉面蒸騰

人工開采、向河道排泄等

各種受地下水補給的過程

就相當于“取錢”

這就是為什么長期不下雨

河流不會輕易斷流的原因

是咱們的地下水

在向河流進行補充

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時

就這樣長期不斷地循環和轉化

地下水量才得以保持平衡

水進入地下后

循環的速度比在地表慢很多

生命周期也更長

因此

地下水的“年齡”很神秘

短則幾天

長則數億年

? 2013年的《Nature》——G. Holland, et al, Deep fracture fluids isolated in the crust since the Precambrian era[J]. Nature 497, 357–360, 2013

大意:2013年,科學家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蒂明斯市附近的基德溪礦井2.4 km深處,發現了貯存在銅鋅礦床裂縫中的水。經分析,發現這些水的平均年齡在15億歲左右。

但由于“存錢、取錢”量有差別

地下水量的平衡正在發生變化...

拿環鄱陽湖平原區來說

2001年-2016年

平均每年地表水通過下滲等過程

補給地下水量約32.2億立方米

而地下水又通過河道排泄、

開采、蒸發等過程

減少水量約32.6億立方米

這一來一回

就損失了3028萬立方米

2016年底與2001年初相比

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0.4米

也就是說

地下水量在減少!

由此可見

對地下水的管理已不容忽視

且極為迫切

【關于今天】

本期的最后一起來看看今年世界水日主題吧

“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變革)渺小的我們如何改變世界呢?欲變世界,先變自身改變從我做起改變使用水的方式改變管理水的方式珍惜地下“存款”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人類的力量是無窮的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來源: 江西省水利科學院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