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支修益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王立祥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第十屆主任委員

肺癌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健康挑戰之一,而手術治療作為其關鍵的治療手段之一,為許多患者帶來了希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肺癌手術的那些事兒,包括手術的類型、術前準備的重要性以及哪些患者更適合接受手術治療。

在治療肺癌時,手術方法的選擇頗為講究,主要取決于腫瘤的階段和位置。常用的手術方法包括肺葉切除、肺段切除、全肺切除以及肺楔形切除等。具體選擇哪種手術方式取決于腫瘤的階段和位置。對于非常早期且小于一厘米的病灶,可以考慮進行肺的部分切除,如肺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但這僅適用于特定情況下的小病灶。目前,對于早期肺癌的標準治療仍然是肺葉切除加淋巴結清掃。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淋巴結清掃是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意味著不僅要切除腫瘤本身,還需要清除可能含有癌細胞的周圍淋巴結,包括肺門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這一過程有助于預防癌癥復發,并準確評估癌癥分期。

對于某些病例,如果腫瘤位于主要結構附近,影響到血管或支氣管,可能需要進行全肺切除。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肺葉切除已成為治療早期肺癌的標準術式,除非腫瘤位置特殊或患者的具體情況要求采取其他措施。

針對高齡患者或肺功能較差的患者,有時會選擇肺楔形切除,盡管這通常不是首選方案。另一種特殊的手術方式是支氣管袖狀切除,即將受影響的肺葉切除后,將剩余的肺葉重新連接起來。

除了切除范圍之外,手術的入路方式也經歷了革新。傳統的開放式手術已逐漸被微創手術取代,后者包括純小切口手術、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以及機器人輔助手術等多種方式。這些微創手術不僅減少了創傷,還縮短了手術時間和術后康復時間。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在進行肺癌手術之前,全面的準備工作同樣不可忽視?;颊咝枰瓿蓛煞矫娴臋z查:首先是用于確定腫瘤分期的臨床分期檢查,其次是為手術而進行的術前常規檢查。

臨床分期檢查旨在了解腫瘤的擴散情況,確保治療方案的準確性。這包括但不限于骨掃描等檢查,以排除遠處轉移的可能性。

術前常規檢查則側重于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腎功能、血液凝血功能及傳染病相關指標,確保患者具備接受手術的身體條件。

對于吸煙的患者,建議在手術前至少兩周停止吸煙,以減少手術期間及術后的并發癥,特別是呼吸系統的并發癥。

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患者,特別是服用抗凝藥物的老年人,需要在手術前至少一周停止使用抗凝藥物,以減少術中和術后的出血風險。

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可能需要邀請相關??漆t生進行會診,根據病情輕重緩急決定治療順序。

此外,患者還需要進行一定的心理準備,醫護人員會在術前進行患者教育,講解手術流程、注意事項、如何有效咳嗽排痰等,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至于哪些肺癌患者適合手術治療,主要是Ⅰ期患者、部分Ⅱ期患者以及Ⅲ期中的一部分患者。對于Ⅰ期的患者,手術通常是首選治療方式,且現在傾向于采用更為精細的手術方式,如肺段切除、楔形切除或解剖性復合肺段切除等,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這是因為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和靶向藥物的應用,越來越多的患者存活能超過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保留肺功能有助于應對可能發生的二次原發癌。

對于Ⅰ期肺癌患者,外科手術通常足以解決問題。而Ⅱ期和ⅢA期的患者,則需要結合綜合治療,如手術后進行化療、放療或靶向治療。如果病理檢查顯示患者有肺門淋巴結轉移或縱隔淋巴結轉移,那么在手術之后通常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如化療、放療或靶向治療。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