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支修益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
吸煙作為一種長期形成的習慣,其背后不僅有生理上的依賴,更有心理層面的因素。因此,戒煙不僅是簡單的停止吸煙,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了解戒煙背后的科學原理,以及采取正確的方法,對于成功戒煙至關重要。
尼古丁,作為煙草中的核心成癮物質,其所引發的心理依賴構成了戒煙之路的首要挑戰。戒煙者需認識到這種依賴是可以通過科學方法逐步減弱的。可以采用心理療法,如認知行為療法,幫助自己重新評估吸煙的意義,增強戒煙動機;同時,利用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緩解戒煙帶來的焦慮情緒。
戒煙初期,身體可能會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如頭痛、失眠、咳嗽等,這被稱為“戒斷反應”。這些癥狀雖令人不適,但通常是暫時的。建議戒煙者提前了解這些反應,做好心理準備,并可通過適量運動、均衡飲食等方式,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加速毒素排出,緩解不適。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戒煙并非孤軍奮戰。家人、朋友和同事的理解與支持也是戒煙成功的重要因素。戒煙者可以主動告知周圍的人自己的戒煙計劃,請求他們的監督和鼓勵。同時,加入戒煙小組或利用在線戒煙資源,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分享經驗、相互激勵,也是增強戒煙動力的有效途徑。
當內心的戒煙意愿萌發時,健康評估和尼古丁依賴程度的測定便成為戒煙旅程的起點。這些評估能幫助你清晰認識自己的健康狀況和尼古丁依賴程度,從而制定個性化的戒煙計劃。
選擇一個有意義的日子作為戒煙的開始,例如生日、結婚紀念日或是其他對個人具有特殊意義的日期,這樣的做法能夠賦予戒煙行動更多的儀式感和決心。廣而告之,通過向周圍的人宣布自己的戒煙決定,可以獲得更多的監督和支持。此外,減少與煙友的聚會,避免接觸可能誘發煙癮的情境,也是重要的一步。
徹底清除家中與吸煙相關的物品,如煙、打火機、煙灰缸等,有助于減少誘惑。對于手部動作的習慣依賴,可以通過攜帶健身球、核桃等物品來轉移注意力。在戒煙初期,可能會出現食欲增加的情況,因此需要合理安排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量以維持體重穩定。
此外,尼古丁替代療法(如尼古丁貼片、口香糖等)和藥物治療(如伐尼克蘭、安非他酮等)也是輔助戒煙的有效手段。這些療法通過提供低劑量的尼古丁或調節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幫助減輕戒斷癥狀,提高戒煙成功率。但需注意,使用前應咨詢醫生,遵循醫囑。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面對復吸,不必過于自責。根據國內外的研究顯示,對于重度尼古丁依賴者,僅憑個人意志力戒煙的成功率低于5%。因此,在遇到復吸時,重要的是分析復吸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并尋求專業的幫助。戒煙藥物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提高戒煙成功率。
記錄戒煙日記,記錄每日的感受和進步,有助于增強戒煙的決心。設定獎勵機制,如滿月、百日、一年等關鍵時間節點,給自己一些正面的反饋,可以是親人的擁抱、一頓美味的晚餐或是一件小禮物。這些積極的反饋都能夠幫助戒煙者擁有持之以恒的戒煙動力。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