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20日,是我國心梗救治日。這是行業發起、政府支持、全社會參與關注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大眾行動。

急性心肌梗死對國民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其致死率極高,因此被譽為“頭號殺手”。只有在第一時間迅速采取救治措施,才能顯著提高救治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11月16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承辦的湘江心力衰竭論壇上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醫患人文圓桌訪談,其中有位羅先生分享了他接受治療的經歷。“如果再讓我選擇,我會選擇馬上急診手術,因為我當時沒有意識到病情兇險,所以一開始是拒絕手術的”。羅先生在采訪中說道。

“羅先生,59歲,因胸悶12小時急診入院,根據生化檢查結果與心電圖表現,心內科練醫生初步診斷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強烈建議立即急診手術,然而,患者自我感覺身體狀況良好,多次拒絕急診手術。鑒于病情的嚴重性,不進行手術將面臨極高的生命危險,我決定與患者再次談話溝通,患者終于同意接受手術。就在將患者送入手術室的過程中,他突發急性肺水腫并失去了意識,我們迅速采取行動,使用呼吸機和支持主動脈氣囊反搏技術來維持其生命體征,并進行了冠脈造影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前降支及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伴有彌漫性斑塊、狹窄以及鈣化,回旋支的狹窄程度也高達90%。我們立即對閉塞血管進行開通,好在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目前,羅先生正遵醫囑服藥,堅持規律鍛煉,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潘宏偉主任回憶這段經歷時說道。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鑒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突發性、高風險性和高致命性,設定了兩個重要的救治目標:一是面對公眾,強調“要撥打120”,因為心梗發作時,通過120急救車獲得及時有效的救治至關重要;二是針對醫療機構和醫生,強調“在120分鐘內”必須開通急性心肌梗死導致閉塞的血管。這兩個“120”共同構成了心梗救治日的核心主題。

1、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的閉塞導致血流中斷,進而引起心肌因長時間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的病理狀態。打個比方,冠狀動脈就如同灌溉田地的水管,而心肌細胞就如同田中的作物。一旦水管發生堵塞,作物初期會開始枯萎,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水分,最終將不可避免地枯死。

因此,心肌梗死實質上是心肌細胞的死亡過程。由于心肌細胞無法再生,一旦壞死便無法恢復,這就使得心肌梗死的急救必須爭分奪秒。

在我國,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導致居民死亡的首要病因,每年奪走約400萬人的生命,平均每天約有1萬人因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離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病例中,高達70%至80%的患者若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是有機會存活下來的,并且大多數患者在經過治療后能夠恢復正常生活。

2、什么是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就是在最大限度上,從院前、院中和院后,實現整體救治的一種醫學模式,它推動了院前從患者的發病到急救轉運,和醫院的連接。胸痛中心要提高能力,不僅是能夠救,心肌梗死來了要溶栓,要做介入治療,更重要的是要做得快、做得好,有效率有效果。實現早期開通血管,死亡率會顯著降低。

所以胸痛中心是通過標準化、體系化的建設,以最優化的路徑、最先進的技術結合,開辟急性心肌梗死這一類胸痛相關疾病快速救治的綠色通道。

急性心梗等急性胸痛疾病的預防救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疾病一級預防、急診救治及二級預防等多個環節,因此,建立科學、規范的胸痛中心體系是改善心血管疾病救治現狀的重要舉措。

湖南省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成立于2016年,為湖南省首家通過胸痛中心認證。是湖南胸痛聯盟主席單位、湖南省胸痛中心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國家衛健委冠脈介入培訓基地,開展了ECMO支持下冠脈PCI術、冠脈搭橋+冠脈PCI(一站式)等復雜冠脈病變處理。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守護每一個跳動的瞬間。

請牢記,心梗撥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 王丹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湖南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