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笙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 主任醫師

審核:張智海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主任醫師

一般情況來講,65歲以上的老人如果出現腰疼,尤其是在提重物之后出現,要考慮腰椎骨折的發生。

65歲以上老人,骨質疏松的發生率比較高,特別是女性絕經后,很容易發生骨質疏松。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很輕微,如從凳子上滑下來、咳嗽一聲,甚至端盆水,都可能導致腰椎骨折。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所以,提醒廣大老年人,一旦出現腰椎疼痛,無論是否有明顯的外傷,都應及時就醫。

在臨床中,很多老年人出現腰痛,以為是不小心扭到了腰,通過休息后癥狀有所緩解,但經過一到兩個月后疼痛加劇,難以忍受時才前往醫院就診,此時往往已被診斷為陳舊性骨折,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很輕微,首先會腰疼,第二個典型的癥狀,是體位改變時疼痛最明顯,無論從站姿改為坐姿,還是從臥姿改為站姿,這個過程疼痛會加重。所以老年人出現腰疼,尤其是體位改變時疼痛明顯加重,要高度警惕腰椎骨折,及時就醫。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對于老年人來講,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是輕微暴力骨折,椎體輕度的壓縮,很少累及神經、脊髓,因而極少引發癱瘓或下肢神經壓迫癥狀。

老年人骨質疏松引起的腰椎骨折,對于不穩定性骨折,不進行內固定,很可能造成畸形愈合。畸形愈合后再做手術就非常困難了,所以對于這種情況,一般選擇手術治療。骨質疏松導致的壓縮性骨折,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人,醫生往往會建議采取較為積極的手術治療。有證據表明,老年人臥床3周以上,死亡率在30%-50%。尤其是身體基礎狀況不好的,如患有糖尿病、心臟病、肺功能不好,臥床超過3周會出現一系列并發癥,比如泌尿系統感染、靜脈栓塞、肺栓塞等,可危及生命。相比之下,手術治療的死亡率較低,例如進行椎體成形術時,極少出現導致死亡的情況。

另外,骨質疏松導致的腰椎骨折,不能只治療骨折,要同時治療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治療分兩類,一是基礎治療,鈣片加維生素D;二是抗骨質疏松治療,有口服藥、皮下注射藥物、靜脈注射藥物,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聽取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藥物。無論是基礎治療還是抗骨質疏松治療,都是一個長期治療過程。骨折前、骨折治療后都應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尤其是骨折以后。文獻統計顯示,骨質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再次骨折的發生率要比沒有發生過骨折的骨質疏松患者高30%,因此抗骨質疏松治療非常必要。

骨質疏松導致的腰椎骨折有兩種手術方案,一種是切開手術,一種是閉合手術。

閉合手術最常見的是椎體成形術,90%以上的患者做椎體成形術就可以解決。椎體成形術包括球囊擴張和注入骨水泥。注入骨水泥就是在水泥未凝固前,通過注射器等方法,把液態半糊狀的水泥注入到骨折的椎體中,使其分布均勻,一般二十分鐘后就會凝固,能起到支撐作用,骨頭雖然沒有愈合,但里面充滿了固體水泥,可以下地活動。

切開手術主要用于骨折塊較大,壓到馬尾神經,微創手術無法解決,必須要切開減壓,減壓后如椎體壓碎得很嚴重,不穩定,要用釘子進行固定。但由于患者本身存在骨質疏松,骨質過于疏松導致單純使用釘子無法穩固固定,因此在打入釘子前或同時,用骨水泥填充釘子周圍的空隙,以增強其固定力度。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