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已成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重大隱患之一,它不僅會奪走寶貴的生命,還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對于心梗及心臟病的認知仍然存在一些誤區。這些誤解可能會延誤病情的最佳治療時機,甚至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2024年11月20日是第11個“中國心梗救治日”,就讓我們在這個日子里,為大家辨析幾條心梗和心臟病相關的流言,幫大家更好地認識和應對。
動脈出現斑塊,需要吃保健品預防心肌梗死?
不要聽信保健品廣告的虛假宣傳。無論是冠狀動脈或是頸動脈,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斑塊是常見現象。至于出現斑塊是否需要服藥治療,這要根據患者的血脂、血壓、血糖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并發疾病,由專業醫生做出綜合判斷。但很多不法商家會故意夸大斑塊的危害,說它是血管堵塞,會引發心肌梗死、腦梗,然后推銷大量保健品甚至“三無產品”。這些東西不但起不到“祛除斑塊”的作用,反而存在誘發肝腎功能衰竭的風險。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突發心肌梗死可以只靠抬高雙腿來急救?
不要這么做。如果突發心肌梗死導致患者心搏驟停失去意識和呼吸,那么在場者應趕快撥打 120 并立即開始做心肺復蘇,僅抬高雙腿既無法形成人工循環和人工呼吸,又會耽誤寶貴的搶救時間。如果患者疑似發生急性心肌梗死但仍有意識,則應當平臥休息,立即撥打 120 求助,盡可能在 120 分鐘內得到救助,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2 個 120。總之,出現心肌梗死一定要迅速求助醫生,越快越好,不要聽信所謂的急救偏方。
心臟病發作可以靠咳嗽救命?
不要這么做。心肌梗死等疾病或某些意外可能導致心臟驟停和猝死,但大部分人心臟驟停或猝死前是很難準確預知的,而發作時往往會眼前發黑甚至接近暈厥,這時候意識接近喪失,又該如何控制自己的咳嗽呢?所以,“心臟驟停或猝死時用力咳嗽能救命”的說法毫無科學性。心肺復蘇指南也不曾推薦劇烈咳嗽作為心肺復蘇的方法,甚至有學者認為咳嗽可能對患者有害。面對猝死,或心臟即將驟停,需要在場者第一時間撥打 120,如果判斷心跳或呼吸停止,則應立刻開始心肺復蘇。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喝咖啡不會影響心臟健康?
適量飲用咖啡不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但若長期過量飲用或可增加心血管系統疾病風險。因為高劑量的咖啡因會顯著增加心率和血壓,給心血管系統帶來壓力,增加發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風險。一般來說,正常人一次性攝入 400 毫克以上的咖啡因,出現不適癥狀的風險明顯增加,故而建議每天攝入咖啡因的量應在 400 毫克以下。以一份速溶咖啡為例,其中的咖啡因含量為 50-70 毫克,故每天不宜超過 6 份。一杯手沖咖啡的咖啡因量大致在 100 毫克,故而每天喝 3-5 杯較為適宜。
心臟病就是冠心病?
并非如此。心臟病是所有心臟相關疾病的總稱,很多種疾病都能被籠統地稱為“心臟病”,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病等疾病都在心臟病的范圍之內。只是由于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占心臟病總發病數的絕大多數,最為常見,很多患者便在稱呼上把兩者等同了。而冠心病依據發病特點又可劃分為:穩定性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所以說“心臟病”只是個統稱,并不能直接理解為冠心病。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心臟不舒服休息休息就好,不用趕著去看醫生?
千萬不要麻痹大意,心臟不舒服可能是警兆。大多數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能在剛剛發現心臟不適時就去做檢查,早早干預,往往可以有效地延緩病情進展。有不少患者明明已經出現了勞累后心絞痛的癥狀,但是由于癥狀輕,持續時間短,根本沒有在意;等到發展到不穩定性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就得做手術來治療了,其實如果早點重視,完全可以延緩甚至避免這種惡化。最后總結一下,心肌梗死后果嚴重,對此咱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本文不幸沒能給你留下深刻印象,那咱只要記住一句話“網絡流言莫輕信,發病快打 120 ”。
作者丨科學辟謠新媒體
審核丨汪茜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醫師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