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中華醫學會

審核:韓立強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 副主任醫師

大家在武俠小說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描述:一個武林高手被反派抓住,被挑斷了“大筋”,從此再也不能練武。那現實中真會如此嗎?事實上,這里的“大筋”指的就是跟腱,跟腱斷裂不會必然導致殘廢。

跟腱是小腿三頭肌(即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肌腹下端移行的腱性結構,止于跟骨結節,是人體最粗最大的肌腱,對人體行走、站立及維持身體平衡有重要的作用。跟腱一旦發生斷裂,踝關節就會背伸(一種運動形式,足部向上抬起,腳趾朝向小腿方向移動)無力,無法完成發力動作,如跑、跳等。跟腱斷裂在醫學上來說就是肌腱斷裂,治療方法是把斷裂的肌腱用堅固的縫線重新縫合起來,再打上石膏固定受傷的下肢以避免肢體活動,剩下的就是等待斷裂的肌腱重新長到一起。當然,這個過程比身體其他肌腱斷裂后再愈合的時間要長,而且石膏固定的時間也比較長(一般為6~8周)。石膏拆除后就可以重新開始踝關節功能康復鍛煉了。雖然康復鍛煉的過程比較辛苦,但只要堅持,還是基本可以恢復到受傷前的狀態的。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