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佟明笑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布佐熱姆·阿布拉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

馬海歐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繪圖:張凱潔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審核:劉梅娟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副主任護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可治療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這種疾病由氣道異常(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和/或肺泡異常(肺氣腫)引發(fā),其特征是持續(xù)性、進行性氣流受限,導致呼吸困難、咳嗽、喘息等癥狀。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慢阻肺是全球第三大死因,嚴重時會引發(fā)呼吸道感染,導致呼吸衰竭。因慢阻肺的定義明確規(guī)定其為氣流不可逆性的疾病,因此將防治慢阻肺的主要精力放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上游階段,即氣流受限還處于可逆階段,通過控煙等科學、有效的預防和規(guī)范的居家管理措施,努力使疾病不發(fā)展為氣流受限不可逆狀態(tài)。

1.控煙

吸煙及二手煙暴露是慢阻肺的明確危險因素,極大增加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80%~90%的慢阻肺患者為吸煙者。煙草煙霧中的化學成分會反復損傷氣道,引起炎癥反應,破壞肺部組織導致氣道狹窄和肺功能下降,從而誘發(fā)慢阻肺。吸煙者需樹立戒煙決心,建議通過以下方式輔助戒煙,如避免或遠離吸煙環(huán)境;出現吸煙想法時,可選擇咀嚼口香糖、適當進食、運動等方法轉移注意力,逐步減少吸煙量;必要時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同時,應注意防止被動吸煙,建議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

2. 減少職業(yè)暴露

職業(yè)性接觸化學性煙霧或有害氣體可增加慢性氣道阻塞和呼吸道癥狀風險。化學物質、粉塵、病菌等經呼吸道進入肺組織,損傷氣道和肺部組織,引發(fā)慢阻肺。有職業(yè)暴露風險者應重視職業(yè)暴露的危害,定期體檢,在執(zhí)行相關操作時做好個人防護。

3.避免室內空氣污染

生物燃料中常見的烹飪污染燃料可導致室內空氣污染,有害成分進入肺部刺激細胞引發(fā)氣道炎癥與肺損傷。抽油煙機只能抽去少部分油煙,大部分仍漂浮于室內空中,造成空氣污染。建議家庭烹飪時使用蒸、煮等烹飪方式,降低廚房油煙產生;也可佩戴口罩,減少油煙吸入。通過開窗通風改善居家通氣環(huán)境,定期檢測室內空氣質量。

4.減少哮喘的發(fā)作

成年哮喘患者患慢阻肺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2倍,約20%的哮喘患者可能出現不可逆氣流受限。既往診斷哮喘的患者應注意:①遵醫(yī)囑用藥及規(guī)范吸氧治療;②明確變應原并避免接觸;③避免吸煙;④適當鍛煉增強抵抗力;⑤保持室內干凈整潔、減少動物皮毛接觸;⑥預防感冒;⑦清淡飲食。通過以上措施,減少哮喘反復發(fā)作引起的肺部和氣道損傷,降低患慢阻肺的風險。

5.氧氣吸入療法

氧氣吸入療法(簡稱“氧療”)作為廣泛應用的居家治療方法,其重點在于遵醫(yī)囑規(guī)范使用:①采用恰當的吸氧方式,正確調節(jié)吸氧流量,保證吸氧時間。居家一般使用長期低流量鼻導管吸氧(1~2 L/min),吸氧時間在10~15小時。不可擅自調高氧流量,高流量吸氧不能迅速糾正缺氧,反而可能導致呼吸中樞失去缺氧刺激而減弱呼吸,使二氧化碳不能呼出,引起二氧化碳麻醉,流量調節(jié)應以流量計浮標中間位置為準。②吸氧前,確保裝置連接緊密及鼻導管通暢,必要時清理鼻腔分泌物。③氧療過程中,患者/照顧者需每天記錄吸氧方式、時間及流量,并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脈搏血氧飽和度下降、神志改變、呼吸變快進而變慢、心率變快或減慢等高碳酸血癥癥狀或疑似氧中毒癥狀,如出現胸骨后灼熱感、疼痛、惡心、嘔吐、煩躁等,均應及時就醫(yī)。④注意用氧安全,防火、防油、防熱、防震。

6.常用藥物治療

(1)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吸入給藥可快速擴張支氣管;同時對炎癥細胞釋放形成良好抑制性效果,緩解氣道狹窄和氣管痙攣等情況。使用方法見圖1。

圖1 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的使用方法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注意:①如需重復使用該藥品,每次至少間隔1分鐘。②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為急救用藥,如果與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或噻托溴銨噴霧劑聯用時,先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具有抗炎、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減輕氣道阻力的作用,可顯著改善慢阻肺的各項癥狀。使用方法見圖2。

圖2: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的使用方法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注意:①不要向藥瓶口內吹氣,避免內部潮濕;②不要用水或其他液體擦洗,用干紙巾擦拭吸嘴,每周1次;③當顯示窗出現紅色時表明還剩20吸,提示您盡快去醫(yī)院另配一只備用。當顯示窗全為紅色時,提示藥物用完;④每次用藥后清水深部漱口(到咽喉)。

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具有降低炎性反應因子的效果,可快速擴張支氣管,改善患者氣流受限情況,產生平喘、解痙的效果。使用方法見圖3。

圖3 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的使用方法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注意:①吸氣時上下牙咬住,舌頭放平,甚至凹進去;②不要隨意撥動滑桿以免造成藥物浪費;③每次用藥后清水深部漱口(到咽喉)。

噻托溴銨噴霧劑:適用于慢阻肺的維持治療。使用方法見圖4。

圖4 噻托溴銨噴霧劑的使用方法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7.呼吸訓練

通過加強呼吸控制及腹式呼吸訓練,可增加肺部通氣功能,減少呼吸困難和不適感。

(1)腹式呼吸運動:取臥位或坐位,全身放松,經鼻吸氣,用口呼氣。吸氣時挺腹,呼氣時腹部內陷,每分鐘呼吸7~8次,每天2次,每次5分鐘。熟練后漸增加至10~15分鐘/次,每天2~3次。

(2)縮唇呼吸:體位為坐位或站位,利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以“魚嘴”狀慢慢呼出余氣,呼與吸的比例為2~3∶1,逐漸延長呼氣時間,10~15分鐘/次,2~3次/天。

建議將2種方法結合進行呼吸訓練,即縮唇腹式呼吸(圖5)。

圖5 縮唇腹式呼吸訓練方法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總之,慢阻肺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的疾病,需要長期、規(guī)范的管理和治療。隨著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中對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務的開展,將有望迅速改變對慢阻肺病認知不足、診斷質量不足、患者管理不足的嚴峻局面。

來源: 中華醫(y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