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千萬不能吃芹菜和蘑菇剩菜,亞硝酸鹽含量會驟增,是真的么?為了驗證不同菜品類剩菜的亞硝酸鹽水平,我們選取了日常食用的不同菜品,儲存于常溫和冷藏兩種條件,并于不同時間點分別檢測剩菜的亞硝酸鹽含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實驗詳情吧:
實驗設計
此次實驗我們選取芹菜小炒、清炒青菜、茶樹菇小炒和紅燒肉4種成品熱菜,于烹飪后0h、冷藏24h、冷藏48h、常溫24h四種條件下檢測其亞硝酸鹽含量。
實驗結果
烹飪后0h、冷藏24h、冷藏48h三種條件的4種菜品未檢出亞硝酸鹽,也就是剩菜在冷藏條件下并不會產生很多亞硝酸鹽。但常溫條件下的菜品貯存24h后,四種菜品的亞硝酸鹽差異較大,僅紅燒肉肉類菜品仍為未檢出,其他三種蔬菜類菜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其中清炒青菜的亞硝酸鹽含量最高,芹菜小炒次之,茶樹菇小炒最低。
實驗結果
|| ||
注:未檢出是指結果<1mg/kg。
原因分析
蔬菜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環境污染及某些植物本身的固氮反應,容易富集硝酸鹽,微生物能夠將其內部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室溫環境比冷藏環境更利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所以常溫條件下儲存的菜品會產生更多的亞硝酸鹽物質。因此,隔夜菜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和儲存方式、儲存時間、食物的種類等都有關系。
食用建議
為了減少亞硝酸鹽對身體的傷害,不管蔬菜還是葷菜最好食用新鮮的,既安全也能保證營養物質不流失。如果需要存放剩菜,最好冷藏,且冷藏不超過2天。如果在室溫存放,建議不超過4小時,氣溫高時不超過2小時。此外,剩菜容易微生物超標,造成腹瀉等疾病,一定要充分加熱后食用。
來源: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