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話題#吃辣是一種良性受虐#引發(fā)了熱烈的討論,這個說法是否有科學(xué)依據(jù)呢?

如果是真的,那么為什么很多人會愛上吃辣的感覺呢?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有“受虐傾向”嗎?還是他們性格上更愛刺激和冒險?如果吃辣算自虐,那會不會傷害身體呢?

別急,讓我們來一條條回答這些問題。

良性自虐假說——

“偏差”帶來的興奮感

有人說,吃辣其實是一種“自虐”。

從神經(jīng)生物學(xué)的角度看,人類并沒有一種專門的味覺受體神經(jīng)元,去感受“辣味”。因為人類對“辣味”的反應(yīng),本質(zhì)上是神經(jīng)元中的熱受體TRPV1等傷害性受體對辣椒中的辣椒素(Capsaicin, 化學(xué)名稱: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做出的響應(yīng)。

這種響應(yīng)包括,**讓大腦感知到疼痛和熱,從而開始毛孔擴張、血流加快、臉紅流汗等一系列的生理反應(yīng)。**所以某種意義上確實可以說,我們所迷戀的“辣味”,是對熱痛覺的迷戀。

在演化過程中,熱痛覺起的是預(yù)警的作用,回避疼痛才是生命的本能。譬如,通常情況下,觸摸火焰時帶來的熱痛覺會觸發(fā)保護性反射,讓人及時把手縮回,而不是享受火焰灼傷手指。

可是,為什么人類會享受“吃辣”帶來的疼痛,甚至?xí)絹碓缴习a呢?

在心理學(xué)中,良性自虐(Benign masochism)假說可以用來解釋人類對“辣”的嗜好。

這個假說認(rèn)為,當(dāng)我們突然意識到,**一個原本讓我們非常緊張的危險其實并不存在時,就會在認(rèn)知和身體本能的反應(yīng)之間產(chǎn)生一個偏差,這種偏差會產(chǎn)生讓人愉快的興奮感。**這有點像,大腦接收到了一個“假警報”,并為這個“假警報”作出了一些生理上的避險準(zhǔn)備,在“假警報”解除之后,本該發(fā)生的負(fù)面后果沒有發(fā)生,于是便會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中享受身體體驗到的刺激。

在良性自虐假說的理論中,吃辣雖然帶來了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本質(zhì)上是可控的、安全的,換句話說,我們不會擔(dān)心吃辣真的會讓我們的受傷,于是辣椒帶來的疼痛、大汗淋漓、面紅耳赤都成為了刺激的享受。

愛吃辣的人更愛冒險嗎?

民間一直流傳一種說法,愛吃辣或者能吃辣的人性格也更“火辣”,會更喜歡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或者性格更為強勢,那么這些說法到底有沒有依據(jù)呢?

2013年一項心理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對辛辣食物的偏好可能與“感覺尋求”(Sensation Seeking)這一人格特質(zhì)相關(guān)。感覺尋求特質(zhì)是一種尋求和探索新奇環(huán)境刺激的傾向,具此特質(zhì)者普遍有追求變化、新異和復(fù)雜刺激的需求。

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在一份調(diào)查問卷中自評自己喜歡的食物種類和性格特征。結(jié)果表明,在“感覺尋求”這一項得分較高的不僅更喜歡辣味,且攝入含辣椒素(辣椒的主要成分)食物的頻率也更高。也就是說,**他們不僅喜歡辣的感覺,還經(jīng)常主動吃辛辣食物。**同時,這篇研究認(rèn)為,經(jīng)常吃辣并不會降低對辣的感受,但是能讓人愛上吃辣帶來的灼痛感,而且這種從這種“從痛苦到喜歡”的變化,可能也是個性使然。

除了尋求刺激,這個研究還發(fā)現(xiàn),喜歡吃辣和“獎勵敏感性”(Sensitivity to Reward)也存在正相關(guān)。獎勵敏感性是指個體對金錢、地位、社交認(rèn)可等“獎勵”刺激的反應(yīng)程度。研究顯示,獎勵敏感性強的人往往更喜歡辛辣的食物。換句話說,吃辣也許不僅是味覺體驗,還可能成為一種能引發(fā)積極情緒的“自我獎勵”方式。對于獎勵敏感性高的人來說,吃辣帶來的刺激性快感就像小小的成就或“獎賞”,讓他們感到滿足和愉悅。

該研究團隊在2016年的另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食辣行為與“冒險傾向”呈正相關(guān)。通過DSM-5人格問卷(PID-5),研究發(fā)現(xiàn)志愿者們在“風(fēng)險尋求”這一維度的得分情況與他們的食辣行為有顯著正相關(guān),但與食辣偏好無關(guān)。

吃辣虐“嘴”不虐身

辛辣的食物讓人欲罷不能,但是人們在滿足口腹之欲之余也在擔(dān)心另一個問題:經(jīng)常吃辣的人,身體怎么樣呢?

2021年,一項基于浙江省成年人的大規(guī)模橫斷面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食用辣味食物三次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壓患病率顯著低于每周僅吃一兩次或不吃辣的人群。**進一步按性別分析后,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的辣味攝入頻率與收縮壓呈顯著負(fù)相關(guān),而男性中未觀察到類似關(guān)系。盡管目前尚無直接證據(jù)揭示經(jīng)常吃辣在降低女性血壓方面的具體機制,但這一研究提示,辛辣食物或許能作為預(yù)防女性高血壓的一種有效膳食干預(yù)手段。

除了可以預(yù)防高血壓,**吃辣還可能降低心臟病和中風(fēng)的發(fā)病率。**2019年,《美國心臟病學(xué)會雜志》發(fā)表了一項對意大利22811位志愿者的研究,根據(jù)辣椒的食用頻率,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四組:“很少吃或不吃”“最多一周兩次”“一周2到4次”和“一周4次及以上”。

結(jié)果顯示,每周至少吃4次辣椒的參與者與很少或不吃辣椒的人相比,總死亡率降低了23%,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導(dǎo)致的死亡率分別降低了34%、44%和61%。此外,少量攝入辣椒的組別中,死亡率也有所下降。

看完這些研究,喜歡吃辣的朋友是不是非常開心?但是要提醒大家,前提是沒有油鹽的影響。也就是說,吃辣雖好,但是油鹽得少,比如麻辣香鍋這類的就不建議常吃。此外,吃得過辣會刺激消化道,消化功能不良的人也要少吃。

參考文獻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95666316301660

Byrnes, N. K, Hayes, J. E. Personality factors predict spicy food liking and intake. 2013

Byrnes, N. K, Hayes, J. E. Behavioral measures of risk tasking, sensation seeking and sensitivity to reward may reflect different motivations for spicy food liking and consumption. 201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3720708000178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981-16-4254-8_12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95666318309292

Wang, H., Chen, L., Shen, D.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frequency of spicy food consumption and hypertens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Nutr Metab (Lond) 18, 70 (2021). https://doi.org/10.1186/s12986-021-00588-7

Bonaccio M, Di Castelnuovo A, Costanzo S, Ruggiero E, De Curtis A, Persichillo M, Tabolacci C, Facchiano F, Cerletti C, Donati MB, de Gaetano G, Iacoviello L; Moli-sani Study Investigators. Chili Pepper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in Italian Adults. J Am Coll Cardiol. 2019 Dec 24;74(25):3139-3149. doi: 10.1016/j.jacc.2019.09.068. PMID: 31856971.

來源:人民網(wǎng)科普

初審:陳嘉琦

復(fù)審:魏星華

終審:周陽

來源: 人民網(wǎng)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