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柑橘處于秋梢生長和果實膨大階段,對于水肥、病蟲害管理是比較難協調的,因為這個階段高溫干旱而且病蟲發(fā)生的頻率也比較高。
一、枝梢管理
放秋梢時間根據地區(qū)的物候期不同,放梢時間不同。例如:桂南地區(qū)最晚在9月15日前放完秋梢,否則因為干旱低溫的原因不能正常老熟。
根據果園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管理方案。梢放得好不好取決于兩個方面,無氮不長梢,無水不長樹,所以需要在放梢前10~15天,淋施含高氮的復合肥或水溶肥。根據果量不同,每株施0.25~0.5公斤。
這個階段不能僅施氮肥,在整個秋梢生長期,除了肥料均衡、充足的供給外,還要保持有充足水分補給,幫助肥料吸收。
對掛果量過多的樹要進行疏果,保持合理的葉果比例,疏除部分頂果和小果。
在放梢前,把頂果和過密枝進行短截。如果大果園無法執(zhí)行修剪,應用大水大肥脅迫出梢。
二、水肥管理
由于柑橘9月處在秋梢的生長期和果實快速膨大期,除了對氮、鉀需求高外對鈣、鎂需求也高。第一趟施肥采用高氮高鉀復合肥,第二趟施肥采用氮磷鉀完全肥。
柑橘膨大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細胞分裂期,第二階段為細胞膨大期,此階段不會再分裂細胞,所以需要補充更多營養(yǎng)使細胞膨大。
抓緊9~10月的膨果黃金時期,保持葉果比平衡,一般40~60片葉子養(yǎng)一個果較為合理。膨果要有充足的水肥,可施用硝酸鉀或低氮高鉀復合肥。
需要注意9月秋梢老熟后,要控制好含氮肥料的施用,因為過多的氮會影響果實后期轉色。10月進入花芽分化階段,此階段過高的氮水會導致第二年有梢無花,所以10月用肥應選擇磷酸二氫鉀,含磷鉀不含氮的肥料。
三、病蟲管理
8~9月是薊馬的暴發(fā)期,會導致梢葉卷縮。薊馬是晝伏夜出的細小蟲子,一般活躍時間在早上9點前,下午5點后,所以防治薊馬要在早上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后。防治薊馬要在新芽長1厘米時就開始用藥。由于薊馬寄生的作物較多,要做到統(tǒng)防統(tǒng)治,噴藥時地上的雜草也需噴藥。用藥需根據果園薊馬的抗藥性來定,抗藥性高的可用乙基多殺菌素+吡丙醚,或乙基多殺菌素+螺蟲乙酯。打藥間隔不能超一周,否則不能做到持效防治。抗藥性低的可用吡丙醚·噻蟲嗪+聯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
8~9月也是潛葉蛾的暴發(fā)期,會導致潰瘍病,嫩梢長1~2厘米后開始用藥,建議選用持效期較長的氯蟲苯甲酰胺、四氯蟲酰胺等藥劑。
紅蜘蛛建議用聯苯肼酯+阿維·螺酸酯,或阿維·乙螨唑防治,氣溫降低后用乙唑螨腈。紅蜘蛛抗藥性大的果園建議用礦物油+阿維·螺螨酯。
銹壁虱建議用阿維菌素混配螺螨酯,或阿維菌素混配虱螨脲。
白癩病一般發(fā)生在較密閉的部位,首先要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情況,再用代森錳鋅預防,如果果實已經感染了白癩病,可用唑醚·代森聯防治。
潰瘍病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暴發(fā),一般出芽2厘米開始用藥防治,新梢正反面都要均勻噴施。可用無機銅、冠菌樂、銅高尚、可殺得、克峻寶等藥劑防治。潰瘍病比較多的可選用有內吸作用的噻菌銅、噻唑鋅。
作者 | 廣西柑橘類種植行業(yè)協會 盧文彝
來源: 盧文彝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