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溫室效應,相信你一定不陌生。自工業化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濃度直線上升。同時,全球的平均氣溫也在一路飆升。

圖為自制,數據來源:參考文獻1

全球平均氣溫變化趨勢,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面對這場全球性的危機,世界各國紛紛采取了行動。

1992年,154個國家共同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期望共同努力減少大氣中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1997年,84國牽頭擬定《京都議定書》。

在2016年,175個國家及地區領導人在聯合國總部簽署了《巴黎協定》,希望將溫室效應引起的升溫幅度控制在2℃以內;并爭取做到控制在1.5℃以內。

控制溫室效應,看起來需要動用全世界的力量。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應對溫室效應中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當然有。

一件你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對于溫室效應影響非常大。那就是——吃!

跟吃有關的碳排放,占人類活動全部碳排放的26%[2]。相比之下,包括陸運、航運、海運在內的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也只占到16.2%[2]。

所以,選擇吃什么,對降低碳排放來說,很重要!

食物是怎樣影響碳排放的?

食物產生碳排放,主要包括這么七個部分:土地使用(主要指森林、植被被占用)、農業和畜牧業、飼料生產、加工處理、包裝運輸、零售,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是土地使用。

無論是養殖牛羊、雞鴨,還是種植大米、玉米、番茄、香蕉,都需清理掉一片土地上原有的森林、植被。

原本這些植被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現在這些植被沒有了,失去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就相當溫室氣體增加了。

一般來說,動物養殖業“土地使用”這部分產生的碳排放量會更高,因為大米、玉米之類的農作物種植下去之后,還是能產生一部分的光合作用。像橄欖油、堅果種植園,它們甚至能夠產生負的碳排放。

食物碳排放,圖片截取自:參考資料1

在圖表中能看到,巧克力的碳排放非常高,這是因為巧克力種植園大部分處于熱帶,砍伐熱帶雨林絕對是一個糟糕的決定,會帶來很高的碳排放增量。

其次是農場排放的溫室氣體。

需要說明的是,這一部分溫室氣體排放,并不是專門指二氧化碳,而是考慮了甲烷、氧化亞氮這樣的溫室氣體。

先說甲烷,牛羊之類的反芻動物,打嗝、放屁排出的氣體里面,會有大量的甲烷。而甲烷對溫室效應的影響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100年暖化潛勢)。大量的甲烷排放到大氣中,會加劇溫室效應。

所以,牛羊肉,也包括奶牛、乳制品,這一部分產生的碳排放非常高。而相比之下,豬還有雞鴨類的非反芻動物,這部分碳排放相對低一些。

另外,像水稻這樣的植物當然不會打嗝放屁了,但是水稻種植田里長期被水淹沒,這些地方的厭氧環境有利于產甲烷微生物的繁殖,因此,水稻田也會向大氣中排放甲烷。

養殖的蝦也會產生非常大的碳排放,這主要是因為在南美和東南亞地區,大量的蝦類養殖場在紅樹林地區,紅樹林被破壞之后,這里大量的沼氣,也就是甲烷,會被釋放到大氣中。所以在這部分也會產生比較高的碳排放。

另外,除了甲烷,釋放化肥的土地可能會向大氣中釋放一種叫作氧化亞氮的氣體,它們也是一種厲害的溫室氣體,它們的暖化潛勢,是二氧化碳的將近300倍。

氧化亞氮(一氧化二氮),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也是農業的溫室氣體的一個重要來源。

第三部分是動物飼料。這主要是針對豬、牛、羊這樣的動物來說的。

生產動物飼料,需要消耗大量的農作物。

2021年,全球動物飼料的生產量超過了12億噸。這么多的糧食在種植、做成飼料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接下來的四部分是生產加工、交通運輸、零售和包裝。

這幾部分很好理解,在生產加工環節,機器在運行會消耗能源,產生碳排放。交通運輸,就是汽車、火車、輪船、飛機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接下來是零售,像一些需要在冷藏、冷凍環境下售賣的食物,需要消耗額外的電力,這些也會產生碳排放。最后就是包裝,比如生產包裝盒、玻璃瓶等物品時候產生的碳排放。

但其實,生產加工、運輸、零售、包裝這四部分貢獻的碳排占比都很小,遠遠不如前三項。

如何選食物?

那知道了各種食物的碳排放,該怎么選擇食物呢?

過去有一種說法是,盡量吃當地產的食物,因為這樣能夠降低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這樣說有一定的道理,但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發現,食物種類的影響遠比選擇產地更重要,因為運輸產生的碳排放只占很小一部分。

總的來說,肉類的碳排放比大米、蔬菜、水果碳排放要高10到50倍。

所以,在你的飲食中,降低肉類的比例,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碳排放。而且,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畜禽肉攝入量不要超過75克。

一只雞腿、一塊大排,就已經超過75g了,相信很多人每天吃的肉都遠超這個量。所以,少吃一點肉,不僅僅是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同樣也有利于你的健康。

當然了,這并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要放棄吃肉。畢竟,不吃肉也太難堅持下去了。

同樣是肉,不同肉類的碳排放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在吃肉的時候,可以盡量選擇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代替碳排放更高的牛肉、羊肉。

平時吃零食的時候呢,可以選擇堅果,而不是巧克力這樣的零食。堅果本身就很有營養,同時,堅果林產生的碳排放又非常小,甚至還可能產生負排放。

控制溫室效應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而作為普通人,最簡單易行且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選擇合適的食物了。

今天的晚飯,你打算吃什么呢?

參考文獻: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and-other-greenhouse-gas-emissions#atmospheric-concentrations-of-co2-continue-to-rise)

https://www.un.org/zh/global-issues/climate-change

IPCC, 2014: 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ore Writing Team, R.K. Pachauri and L.A. Meyer (eds.)]. IPCC, Geneva, Switzerland, 151 pp.

[4] Poore, J., & Nemecek, T. (2018). Reducing food’s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rough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Science, 360(6392), 987-992

[5] https://www.economist.com/asia/2020/02/08/how-artificial-shrimps-could-change-the-world

作者:代麗 中科院海洋所 海洋生態學 博士

審核:胡海燕 浙江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教授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