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旨在提高全球對糖尿病的認識和重視。在糖尿病的諸多問題中,有一個不容忽視且極為兇險的狀況,那就是糖尿病足。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何霞主任將帶大家一起深入了解糖尿病的這一大并發癥——糖尿病足。
為什么說糖尿病足是一個兇狠的“腳”色?
大家是否聽說過一句話:糖尿病患者的腳比臉重要。因為一旦發生糖尿病足,不僅治療難度大,治療周期長,經濟費用高,還存在截肢的風險。
研究顯示,糖尿病足潰瘍發生率高達34%,五年內復發率為65%,約20%的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面臨截肢,高昂的醫療費用與截肢后的護理給患者家庭與社會帶來巨大負擔。
近2月來,內分泌科收治了兩名中青年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均因對血糖及糖尿病足的忽視而命懸一線,不得不行大腿截肢手術而保全生命。
這不僅使患者身體遭受重創,更使其心理上遭受巨大打擊。所以說,糖尿病足猶如一個隱匿而兇狠的“腳”色,時刻威脅著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糖尿病足是如何產生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引發的嚴重后果之一。當高血糖持續損害血管和神經時,足部便首當其沖。
血管病變使得足部血液循環不暢,營養和氧氣難以輸送到組織細胞,皮膚逐漸變得脆弱,容易出現破潰。神經損傷則讓患者對疼痛和溫度的感知變得遲鈍,微小的傷口可能被忽視,進而引發感染。
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一旦糖尿病足不幸發生,患者原本平靜的生活將會被徹底打亂。不過,大家也不必過于絕望,因為我們并非對此束手無策。要想實現知 “足” 常樂,關鍵就在于做好預防工作,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監測血糖,并根據醫生建議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方案,確保血糖穩定在正常范圍內。
2.足部日常護理
保持足部清潔,使用溫水洗腳,避免過熱的水以免燙傷。洗腳后輕輕擦干,特別是腳趾縫之間,以防霉菌感染。涂抹適量的保濕霜,保持足部濕潤。
每日檢查足部是否有紅腫、潰瘍、水皰等異常情況,及時就醫處理。定期修剪腳趾甲,避免過長或過短,以防損傷足部皮膚。
3.合理飲食管理
控制總熱量攝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減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攝入,保證營養均衡。
4.適量運動
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糖水平。
5.選擇合適的鞋襪
選擇透氣性好、尺碼合適、鞋底柔軟的鞋子,避免高跟鞋、尖頭鞋等容易擠壓足部的鞋子。襪子選擇純棉材質,保持足部干爽和舒適。
6.避免赤腳行走
赤腳行走容易使足部受到外界傷害,增加感染風險。
7.家庭的支持與參與
家庭成員應關心患者的健康狀況,了解糖尿病足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檢查足部、挑選合適的鞋襪、提醒患者按時服藥等。
8.定期就醫檢查
遵醫囑定期前往醫院進行足部檢查,確保足部健康。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何霞主任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不僅僅是關注血糖數值的高低,更要進一步提升生活質量。
糖尿病足潰瘍是糖尿病患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我們需更加關注糖尿病足這個狠“腳”色,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關愛和幫助。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 何霞 文遷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何霞 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