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胸痛后又反復暈厥,到底是怎么了?醫生敏銳找出元兇,竟是肺里有“定時炸彈”。

11月6日,73歲的曹奶奶突然出現胸痛,痛了1天還沒有緩解,于是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岳麓院區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就診。醫生立即為其完善心臟相關檢查,沒有發現明顯的心律失常,于是準備完善冠脈造影進一步明確診斷。

然而,入院后不久,曹奶奶在護理員陪護下到廁所時突然暈倒了。聽到呼救后,醫護人員立即趕至現場,此時曹奶奶神志已清楚,可正常交流,也沒有大小便失禁,醫護人員便將患者轉運至病房臥床休息?;颊咄话l暈厥到底是心源性還是腦源性?

醫生準備為曹奶奶完善頭部CT、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等進一步明確診斷,動態觀察病情變化。不料曹奶奶再次下床時又突然暈倒了,意識喪失。醫護人員立即啟動快速反應小組,約1分半鐘后,曹奶奶意識恢復。

患者短時間內反復暈厥,沒有發現明顯的惡性心律失常及低血糖等,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副主任、主任醫師金靜心中警鈴大作:會不會是心血管“三大殺手”之一的肺栓塞?

金靜副主任立即安排為曹奶奶行肺動脈CT檢查及床旁雙下肢靜脈彩超。肺動脈CT提示肺動脈分支栓塞,床旁彩超提示右側大隱靜脈曲張并血栓形成,右小腿肌間靜脈血栓形成!

以暈厥為首發癥狀的肺栓塞是最危險的一種!金靜副主任帶領科室團隊迅速評估患者病情,討論最佳治療方案,經過討論分析決定為患者實施溶栓治療,同時嚴密監測,密切評估治療效果。

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努力,曹奶奶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胸痛緩解了,也沒有再發生暈厥,生命體征平穩,幾天后康復出院。

金靜副主任介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癥疾病,是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為發病原因的一組疾病或臨床綜合征。當栓子為血栓時,稱為肺血栓栓塞癥,以肺循環和呼吸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和病理生理特征。肺栓塞兇險至極,是除心肌梗死和腦卒中外第三位的心血管死亡原因。

一、肺栓塞的成因有很多,主要包括:

1. 深靜脈血栓形成:大多數肺栓塞都是由于下肢的血栓脫落并隨血液流動到達肺部。

2. 手術和創傷:大型手術或外傷后,身體的活動減少,容易導致血栓形成。

3. 長期臥床:長時間臥床,尤其是在住院或康復期間,增加了靜脈血栓的風險。

4. 疾病因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腫瘤等。

5. 吸煙、肥胖:吸煙會損傷血管,過度肥胖會對血液流動造成影響,增加血栓的形成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6. 激素療法:某些激素治療可能增加血栓的風險。

二、肺栓塞的常見癥狀

肺栓塞由于臨床癥狀和體征多不一致,極易被誤診漏診。常見癥狀包括: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胸痛、煩躁不安、咳嗽、咯血,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暈厥或意識喪失。

如肺栓塞繼發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伴有患肢腫脹、周徑增粗、疼痛或壓痛、皮膚色素沉著和行走后患肢易疲勞或腫脹加重。

三、肺栓塞如何預防?

1.對于老年人、肥胖者、腫瘤患者等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人群,平時應定期活動,不要保持固定的坐臥姿勢過久。

2.有靜脈曲張患者可穿加壓彈力襪,長時間站立后定時坐下抬高雙腿,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

3.對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應臥床休息,床上活動時避免動作過大,禁止按摩、擠壓或熱敷患肢;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屏氣用力的動作和下蹲過久。

4.對于存在靜脈血栓栓塞病史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抗凝藥物治療,但需警惕出血風險。

5.注意適量飲水,保持身體水分,避免血液粘稠。

6.戒煙,減少吸煙,可以降低血栓風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四醫院 張大林 彭虹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長沙市第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