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創意

牛磺酸,一種更多是在廣告里才會聽到的物質,居然和抗衰、抗癌、抗肥胖有關。這難道又是新一波的智商稅?

牛磺酸到底是啥,是氨基酸,是脂肪酸,還是像醋酸一樣的有機酸?相信更多人搞不清楚。這里十分有必要先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它的身世。

牛磺酸的中文名稱里帶了個“牛”字,這也許和它的發現有一定關系。在1827年,德國解剖學家蒂德曼和化學家格梅林,在對牛膽汁進行分析時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將其命名為牛磺酸,又被稱為牛膽素、牛膽堿。不過,最初它并沒有引起大家重視,直到一百多年以后的1957年,有人發現在幼貓食物中添加牛磺酸可以預防視力下降,從這開始,牛磺酸便開啟了它的輝煌史。現如今牛磺酸早已廣泛應用在醫藥、食品添加劑、熒光增白劑、有機合成等各種領域。更重要的是,科學界依然在不斷刷新對它健康功能的認知。

那牛磺酸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呢?

單純從化學組分上來看,牛磺酸其實是2-氨基乙磺酸,屬于是氨基酸,對,您沒聽錯就是氨基酸。當然,與蘇氨酸、賴氨酸等人體必須氨基酸不一樣在于,它并不是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因此也叫非必須氨基酸。盡管它不參與體內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但卻以游離狀態存在于人體所有組織器官中,特別是在神經系統、心、腦、肝、肌肉、視網膜中含量豐富。

而且,真不是科學家們搞浮夸,牛磺酸真的算是被大家忽視的健康大咖。現在已經明確的牛磺酸的健康效應就不下10種。比如,有緩解疲勞,改善運動表現的作用;調節心率和血壓,減少心臟疾病風險,促進心血管健康;抗衰老;以及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等。

除此之外,科學家發現,牛磺酸還有更“牛”的地方,它可以抗衰、抗癌、抗肥胖。2006年,一項對日本某地的調查發現,在食用富含牛磺酸海鮮較少的地區,人口的壽命比在攝入較多地區的人平均壽命短17年。2009年,一項關于世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牛磺酸是日本人長壽的營養因素,科學家發現日本沖繩的居民牛磺酸攝入量最高,心臟病發病率最低,平均壽命最長。是偶然,還是確有其事呢?

對此,科學家進行了研究調查。2023年6月,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多家機構的科學家共同刊文在《科學》雜志,研究團隊通過喂食小鼠、猴子等動物含有不同濃度牛磺酸的飼料,觀察其各項健康指標和壽命,發現牛磺酸可以將中年小鼠的健康壽命延長10%-12%,換算成人類壽命可達7-8年。

科學家還觀察了不同年齡人群,發現人體內牛磺酸含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大幅下降。60歲老人體內的牛磺酸含量只有5歲兒童的三分之一左右。

那么牛磺酸究竟是如何抗衰老的呢?

衰老是一種自然現象,但不同個體衰老的速度確實存在差異。人體衰老其實是由細胞衰老開始的,而這個過程則是多種因素引起的復雜生物學過程,例如基因、環境、氧化應激因素等。在這些因素中基因是無法改變的,而環境和氧化應激因素則是可以改變的。其中氧化應激因素是指細胞內氧化反應產生的活性氧物質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破壞,主要表現在它能夠降低端粒酶的活性,破壞端粒酶的逆轉錄過程,從而喪失抵消端粒長度縮短的作用。而端粒是位于染色體末端的DNA和蛋白質復合體,其長度縮短是細胞衰老的重要標志。

牛磺酸在對抗氧化應激方面有著一定的作用。

研究認為,牛磺酸可以增強線粒體的功能,線粒體是細胞內負責能量生產的重要組織。當線粒體的功能下降時,細胞的能量生產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衰老的加速。同時,牛磺酸還能夠抑制炎癥介質的產生和釋放,消除自由基對細胞DNA和細胞膜等物質的損傷,從而發揮對抗衰老的作用。

除了衰老以外,癌癥同樣對健康和壽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癌癥也成為腫瘤,其實就是上皮細胞受內外因素影響出現無限增殖,侵犯周圍組織并遠處轉移,導致身體消耗和組織臟器功能下降。研究發現,牛磺酸在對抗癌癥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2024年4月,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的研究人員在《細胞》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補充牛磺酸具有抑制胃癌的作用。具體是怎么回事呢?原來,腫瘤細胞通過過度表達牛磺酸轉運蛋白來爭奪牛磺酸,從而誘導T細胞死亡和功能障礙,促進腫瘤進展。同時人體內的免疫細胞CD8+T細胞的存活和細胞因子的產生也高度依賴牛磺酸。如果體內的牛磺酸被消耗盡,身體抵抗腫瘤的免疫力同樣會被顯著削弱,這樣一來腫瘤免疫逃逸和復發就更容易發生。研究認為,如果有足夠的牛磺酸就可以重振耗盡的CD8+T細胞,從而發揮抑制包括胃癌在內的癌癥的效果。

除了對抗衰老和癌癥以外,牛磺酸可能在抑制肥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肥胖的根源是能量過剩,這種過剩的根源在于吃得太多和消耗太少。如果能解決吃得多的問題,那能量過剩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2024年8月,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認為牛磺酸可能具有一定的減肥效果。研究中發現,一種名為N-乙酰牛磺酸的物質雖然并未直接影響脂肪細胞中的脂質代謝,但卻可以通過調節大腦中的食欲信號,降低小鼠的對食物的攝入量而這個N-乙酰牛磺酸正是牛磺酸在人體內的次級代謝物,這就意味著補充牛磺酸,增加N-乙酰牛磺酸水平,有助于達到抑制肥胖的效果其實,關于非必須氨基酸可能抑制食欲的研究早在2022年就有蘇黎世ETH的研究人員提出過,他們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喂食各種非必需氨基酸的混合溶液,小鼠的食欲會受到抑制。他們認為下丘腦的食欲素神經元具有特異性識別非必需氨基酸的受體,當身體攝入大量富含非必須氨基酸的食物時就會產生類似于食欲降低的現象。

盡管,關于牛磺酸在抗衰老、抗癌和抑制肥胖這些方面的作用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揭示,但目前仍停留在初級階段,詳細的機理和明確的作用效果,還需要大量的研究加以論證。其實,牛磺酸在生活中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除了健康領域,它在熒光增白劑、有機合成、化試劑、濕潤劑、pH緩沖劑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

研究牛磺酸的步伐不會停止,越來越多的結果也會被報道出來,建議大家還是要理性看待,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在合理飲食上,只有這個做好了,健康才會永遠屬于您。

本文為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扶持作品

作者:張宇

審核:張娜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副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