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誘人的柿子已經大量上市,柿子含有豐富的天然糖分、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然而,柿子不能和牛奶、螃蟹、魚蝦同吃,吃柿子會得胃結石等“科普”也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難道柿子真的不能美味與安全共享嗎?

柿子為什么會澀

柿子的澀味主要是因為未成熟的柿子含有可溶性的單寧(又稱鞣酸),當可溶性的鞣酸被唾液溶解,再接觸到口腔粘膜上的蛋白質時,會使蛋白質凝固,產生收斂感。未成熟的柿子中鞣酸含量較高,尤其是靠近柿子皮的地方,因此澀味較重。隨著柿子的成熟,鞣酸逐漸由可溶性轉化為不可溶性狀態,澀味便會逐漸較少。

俗話說,“柿子揀軟的捏”,如果采摘了未完全成熟的澀柿子,可采用自然成熟法、乙烯催熟法、酒精法等方法攬柿子,確保成熟脫澀后方可使用。

柿子不能和海鮮、牛奶一起吃

其實都是因為鞣酸在作怪,未成熟柿子中的鞣酸會與海鮮、牛奶等食物中的蛋白質、鐵離子、鈣離子等物質發生絡合反應,形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絡合物,進而影響食物消化吸收。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普遍在0.5%以下,只要適量食用,所攝入的鞣酸就不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

空腹吃柿子時,在胃酸的作用下,柿子中的鞣酸易與纖維素、半纖維素和蛋白質發生反應,形成不溶于水的沉積物,沉浸在胃內,再與果膠及植物纖維等凝結成塊兒,形成胃結石。故應避免空腹食用柿子,同時食用時應盡量去除鞣酸含量較高的柿子皮。

柿餅上的白霜是什么?

柿子除了鮮食外,還可以通過晾曬等方法使水分蒸發制成柿餅。柿餅外面有一層白霜,叫柿霜,是水分蒸發過程中在柿子表面凝結形成的“微晶聚合物”,主要成分為果糖、葡萄糖等天然成分。

消費提示

1. 柿子和柿餅雖美味但也不要過量食用,更應避免空腹食用。特別是孕婦、老人和小孩等體質虛弱者以及胃動力低下者,以防加重胃部負擔。

2. 購買柿餅時,若其表面的白霜特別多且一抖就掉,或者其顏色異常鮮亮,可能是商家為了提升柿餅“顏值”而違規使用了面粉、淀粉、著色劑等,消費者對此要多加注意。

來源: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