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西北部的荒漠地區,廣袤無垠,沙丘起伏,氣候極端,晝夜溫差巨大,濕度極低,地面上幾乎寸草不生。然而,這片看似荒蕪的土地上卻孕育著蓬勃的生命力。在這片嚴酷環境中,沙漠中的爬行動物們展現了出乎意料的適應能力,它們通過獨特的生存策略,在這片無情的沙海中找到了自己的棲息之地。
蟲紋麻蜥與葉城沙蜥
在沙漠的駱駝刺叢中,有一種名叫蟲紋麻蜥的蜥蜴,它們白天活躍,喜歡在枯枝上曬太陽。對于這些冷血動物來說,陽光不僅幫助它們提高體溫,還為它們的日?;顒雍拖峁┝怂璧哪芰?。然而,在沙漠的炎熱中,蟲紋麻蜥也有著獨特的生理調整:當沙地被炙烤得滾燙時,它們會將腹部高高抬起,避免與地面直接接觸,從而減少燙傷的風險。
在這片沙漠中,葉城沙蜥是最為活躍的蜥蜴之一。它們時常趴在石頭上享受日光浴,充實體力。雖然它們看似懶散,實際上速度驚人,一旦遇到驚擾,它們會迅速用前肢發力,大跨步奔跑,迅速逃脫。沙漠中的風沙常常給這些生物帶來極大的挑戰,但沙漠蜥蜴們早已適應了這種環境。
沙漠中的風沙極為猛烈,狂風裹挾著沙塵飛揚。在這種環境下,沙漠蜥蜴的視覺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擁有一雙小而明亮的眼睛,能在烈日下清晰地辨認物體。厚厚的眼瞼將眼球包裹起來,鱗片特化形成了一層保護簾,幫助它們抵御風沙的侵害。與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蜥蜴不同,沙漠蜥蜴的鱗片更加堅硬且密實,這些鱗片不僅減少了水分蒸發,還能提供更好的耐磨性,幫助它們應對沙漠的嚴酷環境。
東方沙蟒、長彎腳虎與沙虎
在這片沙漠中,東方沙蟒是為數不多的蛇類之一。作為中國唯一棲息在北方的蟒蛇,東方沙蟒的體型相對較小,成年蟒蛇的長度大約只有一米左右。它們擁有一對小眼睛,長在頭頂的兩側,方便它們潛伏在沙土中,觀察周圍的動靜。沙蟒的下頜微微翹起,形成一個鏟型,有助于它們在沙中挖掘時減少阻力,順利前進。
在這片沙漠中,還有一些夜行性的小型爬行動物,如長彎腳虎和沙虎。這些蜥蜴大眼睛讓它們具備了出色的夜間視力,能夠及時察覺周圍的動靜。沙虎的眼睛非常敏感,它們會用寬大的舌頭來清潔眼部,防止污垢進入眼睛,影響視力。此外,沙虎和長彎腳虎都是近視眼,它們會用舌頭舔舐周圍的氣味和環境,幫助判斷獵物的方位。
這些沙漠中的爬行動物憑借其獨特的生理結構和行為模式,成功地在嚴酷的沙漠環境中生存繁衍。它們的鱗片、眼睛、腳趾等身體特征都與其棲息環境緊密相連,展現出自然界的奇妙智慧。它們通過精妙的偽裝、靈活的行動、強大的感官能力,面對沙漠中的高溫、強風和干旱,依然能夠維持生命的延續。
作者:《小動物的大秘密》美麗科學
審核:黃乘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研究員
文章由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