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胃黏膜的炎癥反應,常伴有上皮損傷和細胞增生。胃炎主要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大類,其中慢性胃炎又進一步細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炎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飲食、生活習慣、藥物使用、精神壓力等。因此,預防胃炎的發生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下面將詳細介紹如何有效預防胃炎。

一、合理飲食,保護胃黏膜

1.定時定量,細嚼慢咽

飲食應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咽有助于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減輕胃部的負擔,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時,應盡量避免過冷、過熱、過硬、過辣、過咸、過分粗糙和刺激性強的食物,以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和損傷。

2.營養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飲食應富含營養,多吃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多的食物,如瘦肉、禽蛋、豆類、水產類、蔬菜和水果等。這些食物有助于增強胃黏膜的防御功能,減少胃炎的發生。

3.避免煙酒刺激

煙草中的有害成分會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對胃黏膜產生有害刺激作用,而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則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增加慢性胃炎的發生率。因此,應積極戒煙限酒,保護胃黏膜健康。

二、注意生活習慣,避免不良刺激

1.保持精神愉悅

精神抑郁、過度緊張和疲勞容易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膽汁反流而發生慢性胃炎。因此,應保持精神愉悅,避免長期精神緊張和疲勞,以維護胃部的正常功能。

2.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會擾亂人體的生物鐘,影響胃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胃炎的發生風險。因此,應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

3.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適當的體育鍛煉能促進胃腸蠕動和排空,增強胃腸分泌功能,提高消化力,有助于胃炎的預防和康復。建議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三、積極治療其他疾病,防止并發癥

1.積極治療口咽部感染

口咽部感染是胃炎的常見誘因之一。勿將痰液、鼻涕等帶菌分泌物吞咽入胃,以免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因此,應積極治療口咽部感染,保持口腔和咽部的清潔衛生。

2.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并治療

胃炎的發生往往與多種慢性疾病有關,如慢性肝病、糖尿病、膽道疾病等。這些疾病可使胃黏膜局部防御功能降低,胃功能紊亂而發生胃炎。因此,應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并治療這些慢性疾病,防止其引發胃炎等并發癥。

四、謹慎用藥,避免藥物損傷

1.慎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

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保泰松等非甾體類抗炎藥以及某些抗生素、抗腫瘤藥物等都對胃黏膜有一定的損傷作用。長期濫用這些藥物會使胃黏膜受到損傷,從而引發慢性胃炎及潰瘍。因此,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應謹慎,盡量在飯后服用,并注意觀察身體反應,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并就醫。

2.胃酸缺乏者注意補充

胃酸缺乏者應避免沖淡胃液,飲食中可適當加入醋、檸檬汁等酸性調味品以刺激胃酸分泌。同時,應避免食用難消化、易脹氣的食物,以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和損傷。

五、關注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的重要病因之一。幽門螺桿菌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可通過口-口、糞-口等途徑傳播。因此,應關注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定期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一旦發現感染,應及時進行正規的殺菌治療,以預防胃炎的發生和發展。

六、總結

胃炎的預防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合理飲食、注意生活習慣、積極治療其他疾病、謹慎用藥以及關注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通過堅持這些預防措施,我們可以有效減少胃炎的發生風險,保護胃黏膜健康。同時,我們也應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和飲食習慣,及時發現并糾正不良因素,以維護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希望大家都能關注胃炎的預防工作,共同守護我們的胃部健康。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醫院 王大東

來源: 王大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