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食欲之秋”,一到秋季人就容易發胖。
一是暑熱消退,令人食欲大增;二是收獲季節到來,新糧以及各種秋令美食上市,使得人胃口大開,敞開胃袋去迎接各種美味。
重慶是座美食之都,重慶火鍋、重慶小面、毛血旺、水煮魚、萬州烤魚...大家出去吃吃吃的時候,除了吃進肚的美食,還有油!
圖源:Pixabay
認識油:廚中百味油為先
《考工記》鄭注:“脂者,牛羊屬;膏者,豕屬。”同是葷油,牛油羊油必稱脂,豬油必稱膏;早時烹飪都用這種提取的葷油。提取方法,按《齊民要術》的記載,乃“豬肪取脂。”也就是炒。把動物的油脂剝下來切成塊炒,煉出膏再凝而為脂。
使用相當長時間的動物油后,因為榨油技術的誕生,才始有素油。素油的提煉,大約始于漢。
油與健康
油是供給人體所需脂肪的重要膳食成份,而脂肪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在人體生長代謝過程中,脂肪產生的熱量,是人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基礎之一;油還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
油煎、油炸、油重的食物一旦攝入過量,會增加罹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那么在生活中
我們應該如何控油、減油呢?
科學減油小妙招
1.多用少油烹飪方式
中式烹飪法、特別是川渝地區做法往往重油重鹽,想要減油要少用油煎、油炸,盡量多用蒸、煮、燒、燉等少油的烹飪方式。綠葉蔬菜盡量用水焯,相比其他食物,蔬菜類更易吸油,若先焯水、后撈出加入少量油翻炒,加少量鹽調味即可。
2.使用控油壺,做到用油有數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食用25-30克食用油,但目前城鄉居民平均食用41克。
把全家每天應食用的烹調油倒入帶刻度的控油壺里,炒菜用油均從控油壺中取用,堅持定量用油,控制總量攝入。
3.閱讀食品營養成分表
購買食品時多關注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選擇脂肪含量低,以及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反式脂肪酸多用于增添食品酥脆口感(如蛋糕、甜甜圈),但若攝入過多反而對健康不利。
4.選擇合適的烹飪器具
如不粘鍋、電烤箱、電餅鐺、空氣炸鍋等,減少油的用量的同時,也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供稿單位:重慶市中醫院
作者:淦夢麗
審核專家:徐健眾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