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2日,石墨烯研究的首篇論文一經問世,便引發學術界廣泛關注,促使眾多碳材料研究者開始轉向石墨烯研究領域。
在中國,石墨烯產業正以蓬勃之勢發展,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產業。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60個石墨烯產業園區、17個創新中心,還有113個研究院、17個產業聯盟,從目前全球石墨烯相關專利數量最多的中國有9萬多件,占到全球的72.2%;第二名美國是9000多件,不到中國的1/10。全球迄今共發表約35萬篇石墨烯相關論文,其中中國有26萬篇,占74.5%;
然而,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范指出,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材料,要實現產業化并成熟發展,仍需時日。任何一個新材料或新技術產業發展都沒有那么簡單,碳纖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工業化制備碳纖維的方法已被提出,但直到七十年代初,才真正開始小規模的工業化生產,每月一噸左右而已,且當時的碳纖維質量檔次較低,主要用于制造釣魚竿。50 年做一個材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一種材料是否能夠催生一個產業,常常需要核心人物或核心企業在推,而不是群眾運動式的淘金,因為在真正成為成熟的產業之前,還無金可淘。
碳纖維材料形成今天的產業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旅程。于石墨烯而言,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把材料做好,這是其產業發展的根本、基礎和基石。目前我國石墨烯材料的產業規模和產能雖然在全球遙遙領先,但需要明確的是,真正的產能并不等于產量,產能只是形成生產的能力。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材料本身的制備還有待提高,目前材料做得還不夠好;另一方面是市場需求還未完全打開。雖然聚集了大量產能,但在材料制備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一個材料要想真正變成產業,需要找到它真正的“殺手锏”級的用途,就是它獨有的應用場景,把石墨烯作為添加劑去改善性能,這談不上是“殺手锏”級的用途。真正的“殺手锏 ”級的用途就是說離開這種材料其它材料無法替代的用途。這種“殺手锏 ”級的用途其實會帶來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甚至創造全新的產業。
過去的 16 年,劉忠范院士和團隊全力以赴投入到石墨烯產業中。他們深知,石墨烯產業的發展要扎扎實實從原材料做起,只有把材料做好,才能為產業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他們也將繼續努力,為推動我國石墨烯產業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人民政協網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