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常常打著愛的名義,用家長的權威,用威脅吼叫的方式,期待孩子能夠言聽計從。帶著情緒的教育是最無用的教育,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怎樣才能不吼不叫地管理孩子?
對此,紐扣家庭教育集團家庭教育指導師進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導:
第一,對孩子的要求,要簡單干脆。
同樣是讓孩子自己收拾書包,一種要求方式是:我跟你說過幾遍了,自己的書別亂扔!一個小姑娘,整天邋邋遢遢像什么樣子!自己的東西自己做不知道么?另一種要求方式是:一會兒吃飯了,給你五分鐘收拾書包,我看著你做。很顯然第二種方式效果會好得多,孩子的執行力也會大大提升。
第二,對孩子的批評,就事論事。
父母在大聲斥責孩子的過程中,情緒會變得非常激動,于是常常借著孩子這次的錯誤長篇大論,甚至把孩子之前的舊賬翻出來。批評孩子時,家長要懂得就事論事,不要不停翻舊賬。
第三,犯錯時,給孩子一個指導性選擇。
斥責孩子時,父母常說:“自己說,錯在哪里了?不對,重新想,到底錯哪了?”家長們企圖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問題,可問題是,大多數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錯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語氣堅定地給孩子一個正確的選擇。
第四,父母要學會平復情緒,放下身段。
父母只有在控制住自己情緒的狀態下,才有耐心去傾聽孩子犯錯后的解釋,才能有足夠的理智去開導孩子。很多時候,父母自己放輕松了,態度簡單堅決點,事情反而可以明朗起來。
來源: 閃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