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騰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宿州醫院

審核:曹 杰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宿州醫院 主任醫師 安徽省全科醫學會消化病學會副會長 安徽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常務委員 安徽省抗癌協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在當今社會,美食誘惑無處不在,從精致的甜品到豐盛的自助餐,各種美味佳肴讓人難以抗拒。隨著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欲也隨之增強,但豐富的飲食選擇也帶來了潛在的健康風險。過度飲酒和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不僅會給消化系統帶來沉重負擔,還可能引發急性胰腺炎——這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問題,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一、急性胰腺炎概述

胰腺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內分泌器官,是人體內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后方。它能夠分泌胰液和胰島素,負責食物消化和血糖調控。急性胰腺炎是指多種原因導致的胰腺內胰酶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通俗地說,就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沒有消化吃進去的食物,而是開始消化胰腺自身,類似于“自己吃自己”。臨床上,多數急性胰腺炎表現為輕癥,但20%~30%的患者可出現胰腺壞死,25%的患者面臨危及生命的并發癥,重癥患者的死亡率高達30%。

二、急性胰腺炎的誘因

1. 暴飲暴食

平時飲食不節制,大量攝入高蛋白質和高脂肪的食物,如雞肉、鴨肉、魚肉、海鮮等,會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來消化這些油膩食物,進而增加十二指腸壓力,導致乳頭水腫,胰液倒流入胰腺組織,從而引發急性胰腺炎。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2. 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謝性疾病患者日益增多。高脂血癥不僅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損傷,還可能引發急性胰腺炎。當血液中三酰甘油過高時,胰脂肪酶水解過多,會損傷胰腺細胞和毛細血管。嚴重的高脂血癥患者,其血液顏色可能像豬油一樣呈乳白色或混濁狀,稱為乳糜血。血液黏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和乳糜微栓,導致血管閉塞,胰腺缺血壞死,從而發生急性胰腺炎。

3. 膽道疾病

膽道系統疾病也可能引發急性胰腺炎,尤其是膽結石。胰管和膽總管開口于十二指腸乳頭處,膽汁和胰液在此匯合并進入十二指腸。如果膽結石堵塞了這道通往十二指腸的門,胰液分泌會不暢,同時膽管內由于膽汁積聚過多而壓力升高,致使膽汁反流入胰管,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從而誘發急性胰腺炎。

4. 大量飲酒

大量飲酒能刺激胃酸分泌,使十二指腸環境呈酸性,進而刺激迷走神經,使胰液分泌增加。同時,酒精刺激胰腺形成的蛋白栓子會堵塞胰管,導致胰腺水腫和胰液聚集。飲酒后的嘔吐還會使十二指腸內壓驟增,奧狄括約肌痙攣,十二指腸液逆流入胰管,從而引發急性胰腺炎。

三、急性胰腺炎的癥狀

1.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早且最典型的癥狀,表現為急性發作的持續性嚴重疼痛,位于上腹或左上腹,可向背部、胸部放射。仰臥位時疼痛加劇,坐位或前屈位時減輕,進食會加劇疼痛。

2. 惡心、嘔吐是常見伴隨癥狀,短期內無法緩解。

3. 黃疸多見于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患者。

4. 腹脹早期由反射性腸麻痹引起,導致患者停止排便、排氣。

5. 發熱程度與疾病嚴重程度一致。

6. 重癥患者可能出現蒼白、冷汗、脈細、血壓下降、神志改變等休克癥狀。

7. 并發癥包括胰腺假性囊腫、多器官功能衰竭、膿毒血癥、腹腔內高壓、胰性腦病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多數急性胰腺炎患者會出現中度發熱,一般持續3~5天。

四、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飲食調理

1. 急性發作期

急性胰腺炎在急性發作期應禁水禁食,因為食物會刺激胰腺分泌,加重病情?;颊呖赏ㄟ^靜脈輸注葡萄糖、氨基酸等,以維持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切忌過早進食。

2. 恢復期

在治療期間,當腹痛、腹脹消失,腸蠕動恢復后,可考慮進食。宜先少量飲水,無不適再給予無脂無蛋白高碳水化合物流食,如米湯、藕粉等,少量多餐。2~3天后過渡到無刺激、易消化半流質飲食,如米糊、稀飯、軟面條等。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3. 穩定期

待患者病情穩定后,應以低脂軟食為主,注意營養均衡攝入。烹調方法以蒸、煮、燴、燉為主,少用或忌用炒、炸、煎、爆等方法。禁食花生、核桃、肥肉等含脂肪高的食物。同時,應隨時觀察患者的消化吸收情況,如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說明患者對脂肪的消化吸收還不能耐受,需進一步減少飲食中的脂肪量,必要時還應減少蛋白質含量。

4. 日常生活中

患者應堅持少食多餐原則,每天進餐5~6次。避免暴飲暴食,禁食油煎、油炸、高脂食品,禁煙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要積極去除病因,如膽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待病情穩定后應積極治療膽道結石;酒精性胰腺炎患者應嚴格禁酒;暴飲暴食者應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高脂血癥者應長期服用降脂藥,并攝入低脂、清淡飲食。

合理的營養支持治療,尤其是膳食和早期腸內營養,對防治營養不良、維護腸道屏障功能完整和改善臨床結局均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急性胰腺炎的預防

1. 減少誘因

避免膽道疾病的發生,膽囊結石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若膽結石掉落導致胰液膽汁不能順利排出,就會引發胰腺炎。因此,若有膽囊結石且結石較大或反復發作腹痛,可根據醫師評估進行膽囊切除術以預防胰腺炎。

2. 勞逸結合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并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避免過度疲勞導致的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防止病菌、細菌的入侵。

3. 合理飲食

平時養成規律進食習慣,保持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均衡攝入。避免暴飲暴食,盡量避免吸煙、飲酒。飲食以低鹽、低脂、低油膩為主,堅持每天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攝入刺激性強、產氣多、高脂和高蛋白食物,同時要少食多餐,防止過飽。

圖4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4. 控制疾病

及時處理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高血脂、肥胖、高血糖人群應進行積極鍛煉,盡量將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2)維持在正常范圍(18.5~23.9 kg/m2)。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可誘發一系列嚴重疾病,因此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平時應養成規律進食的習慣,合理膳食,健康、均衡飲食,避免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積極鍛煉,維持健康體重,防止超重和肥胖。勞逸結合,健康生活,才能有效預防急性胰腺炎的復發。讓我們管住嘴,守護健康,不留“胰”憾!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