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好玩,平板好玩,電腦好玩,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生活中“小眼鏡”也越來越多。加上越來越重的課業壓力,減少了孩子們室外活動的時間,導致近視在青少年中呈現發病年齡早、進展快、程度深的趨勢。為正確引導孩子合理使用眼睛,保護好眼睛,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圖源:Pixabay

近視怎么分類?

主任醫師介紹道:“近視分類很多種,因為發病的原因、屈光異常的原因、度數高低、近視的時間、穩定性、有無調節參與都可作為分類的標準。”

(1)根據度數

近視根據度數不同分為低度近視、中度近視和高度近視。300度以內稱為低度近視,300到600度之間稱為中度近視,大約600度以上稱為高度近視。

(2)按照屈光結構(病因)

屈光性近視:眼軸長度正常,但眼球屈光成分異常或各成分組合異常,而引起眼球屈光度增強而產生的近視。此類近視可為一時性或永久性的。

軸性近視:又分為非可塑性軸性近視,指眼的屈光力正常,而眼球前后軸長度超過正常范圍,眼軸每增加1mm相當于增加300度近視。一般軸性近視眼屈光度在600度近視以下。部分軸性近視眼屈光度增加到600度以后,眼軸長度還在繼續增加。近視屈光度可達1000度以上,個別甚至達2000度,這種近視稱為進行性高度近視眼或變型性近視眼。

復合性近視:前兩種近視類型同時存在。

(3)按是否有無調節力參與

假性近視:又稱調節性近視,由于長期近距離工作,視力負荷增加調節不能放松,調節緊張或調節痙攣而引起。通過藥物散瞳,近視可消失。但一般認為,該類近視是近視發生、發展的初始階段。

真性近視:用睫狀肌麻痹劑等藥物后,近視度數并未降低或降低幅度小于0.50D。

混合性近視:指使用睫狀肌麻痹劑藥物等治療手段后,近視的屈光度有所降低,但還未恢復正視狀態。

近視不會對健康造成多大的影響?

這是非常錯誤的理解。一般來說,因為遺傳因素和不良用眼習慣等因素,3至18歲的青少年兒童十分容易患上近視,相對而言,成人近視的幾率要小很多。我國近視患病人數有6億之多,其中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達50%,近視增長最快的人群是6-10歲兒童,6歲兒童中45%已經失去遠視儲備。

實際上,近視對孩子身心健康和整個人生都有長遠影響和危害。比如,近視低齡化,不僅給孩子生活造成不便,還可能影響孩子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由于一些行業對視力要求嚴格,近視可能會有擇業困難。而由于近視高發,一些領域和行業用人也受到影響。

如果孩子已經近視了,家長還不進行干預矯正,一旦發展成為高度近視則會面臨更多眼部疾病的威脅,誘發眼睛多種病變。

高度近視或超高度近視的癥狀有哪些?

一般近視大于600度被稱為高度近視,超過1000度為超高度近視。高度近視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純的普通近視,一種是病理性近視。單純性近視指在青少年發育成熟后,近視度數基本趨于穩定,不再增加。病理性近視是指近視超過600度,度數不斷增加,且視力不斷下降,并有眼后極部的變形改變,同時還伴有多種并發癥的眼病。

高度近視患者的眼軸較普通人更長,眼球壁組織受到牽拉越薄,位于眼球壁內側的視網膜發生病變的概率就更高。而這些高度近視的并發癥普遍有致盲的風險。如果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輕度或中度近視,需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采取一定防控措施,避免發展為高度近視。如果已經是高度近視,則要定期做眼睛檢查,防止進一步惡化。同時需要保護眼睛,避免碰撞和眼外傷。

近視能治愈嗎?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近視是不可逆的,近視一旦發生,就不可能再逆轉。不管是后鞏膜加固術,還是近視激光手術,都沒有治愈近視。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發展成為高度或病理性近視?

如果還沒有近視,或者至少還沒有發展到高度近視,那很值得慶幸。但更關鍵的是,從現在開始通過科學有效的近視防控管理,延緩近視度數增長,而且保持每半年或一年去醫院眼科檢查的習慣,早發現早治療。

愛眼護眼這么做

平時,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保護視力:

不要沉迷電子產品。家長一定要控制好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3歲以下兒童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在特殊情況下,如需要和長輩視頻等,最長不能超過20分鐘,最好控制在5-10分鐘。3-6歲孩子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

保持良好的讀寫姿勢。謹記“一拳一尺一寸”,書桌隔身體一拳,眼睛隔書本一尺,手指離指尖一寸。

要在強光或黑暗的環境下讀書寫字。光線要充足,但是也不能在光線過亮或過暗的環境下讀書寫作業。

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5歲以下孩子一天在室內連續靜坐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例如讀繪本、看故事書等,都不應長時間進行。家長應該主動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時間應在兩小時以上。

定期檢查視力。每半年進行一次視力檢查,遵從醫囑進行科學的干預和近視矯治,盡量在眼科醫療機構驗光,避免不正確的矯治方法導致近視程度加重。

圖源:Pixabay

建立屈光發育健康檔案,它是一種預防監控系統,不僅針對已發生近視的兒童,而是面向所有適齡兒童(6~12歲最佳)。通過定期的視力情況檢查,記錄度數,散光、眼軸長度等眼部參數,形成長期性的眼健康記錄,建立起青少年屈光發育檔案,通過比對多次的眼部參數變化,持續追蹤監測視力情況,能夠及時發現近視的苗頭,發出預警信號,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避免或延緩近視的發生;對已近視的兒童則采取措施減緩近視發展,避免發展為高度近視:對高度近視人群,定期檢查避免發生高度近視并發癥。

溫馨提示:“科學近視防控,一方面需要眼科醫療機構給予系統檢查、科學矯正,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長和孩子能科學理性的認知,避免盲目盲從。一旦發現孩子有視力下降、瞇眼、眨眼、揉眼睛、喜近距離看電視等問題,要及時到正規的眼科醫療機構進行全面檢查,明確診斷,個性化的給與綜合治療方案,針對性地制定近視防控方案。

供稿單位:重慶愛爾兒童眼科醫院有限公司

審核專家:何勇川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