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又到了劉爺爺換藥的時候了,71歲的爺爺看到自己腳上慢慢長好的皮膚大大松了口氣!

岳陽縣人民醫院把這潰爛發臭的腳給治好了,劉爺爺滿臉笑容、發自內心的不斷念叨:科室技術好、鄒醫生厲害呀!

2個多月前,患糖尿病快10年的劉爺爺右腳被軋壓,腳背大塊皮膚撕裂、脫落。在岳陽縣人民醫院神經脊柱手外科治療,經前期清創、縫合后進行創面自體植皮治療。

如果不是糖尿病患者,創面恢復并不難,但多年的糖尿病使劉爺爺足部的血管、神經、微循環均存在一定障礙,血液和營養很難到達創面,雖積極抗炎、抗感染,但傷口一直無法完全愈合,這讓劉爺爺和家人頭痛不已,難開笑臉。

主管醫師鄒亮副主任醫師在和患者和家屬溝通后,決定用一種特制水泥來修復創面!

在經負壓引流(VSD)吸出壞死組織以及膿液后,促進創面肉芽生長,為放“水泥”創造條件。

引流幾天后,創面干燥、無出血,可見大量肉芽生長,已具備放“水泥”的條件了。清創后,取混合抗生素的骨水泥調制成橡皮泥狀,均勻覆蓋在創面。

鄒亮副主任醫師介紹:抗生素骨水泥應用于慢性創面修復及糖尿病足是近年的新技術。創面被充填、覆蓋、隔絕,在保護創面骨質、肌腱等軟組織的同時誘導自身生物膜形成,同時創面直接給藥,抗生素濃度可達到靜脈給藥的數十倍,且釋放周期長達3周以上,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傷口感染,促進創面愈合。

蓋上這“水泥”后,劉爺爺驚訝的發現,之前一動就痛,一點都不敢動的右腳竟然可以走路了,這也太神奇了!受傷后就沒怎么笑過的爺爺,嘴角壓不住的上揚,高興、真高興......

在繼續降糖、抗凝、消腫止痛后,劉爺爺帶著“水泥”出院了,醫生囑咐,在家好好控制血糖,休養一段時間后,根據創面恢復情況可植皮。

10月25日,復查時創面恢復良好,神經脊柱手外科繼續為劉爺爺行自體腹部取皮+創面植皮手術。

被劉爺爺稱贊的神奇的“水泥”其實是骨粘固劑,系骨科醫用材料,因其外觀、性狀頗像建筑裝修用的白水泥,被俗稱為“骨水泥”。

混合了抗生素的骨水泥因其機械強度高、骨傳導性好、抗感染能力持久,近年來應用于糖尿病足難愈合慢性創面的治療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

傳統糖尿病足難愈創面需多次清創、抗炎等治療,周期長、費用高,還存在因長期感染控制不佳導致截肢的風險。抗生素骨水泥膜誘導術大大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降低了住院費用,縮短了住院周期,療效顯著,是一種性價比非常高的治療方式。

來源:岳陽縣人民醫院 神經脊柱手外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岳陽縣人民醫院 神經脊柱手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