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冰河期在大約1萬2000年前結束。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原始人,不得不面對劇烈的環境變化。人們能夠捕獲的獵物變少了,被迫開始飼養動物,好獲得穩定的肉類來源。

然而,合適的飼養對象并不好找。有的打不過,有的養不熟。

當時,有一部分人把目光投向了羚羊。這是一種善于跳躍的動物,于是,它們也擅長逃跑。此外,羚羊天生膽子小,特別容易受到驚嚇,很難在人類的圍繞下生活。于是,這個嘗試失敗了。

還有一部分人,做出了影響后世人類的選擇,他們選擇了——羊。

跟其他動物相比,這些家伙有三大優點:第一,危險性低;第二,不擅長逃跑;第三,吃草就能活。事情還能比這更完美么?

能!

羊,尤其是綿羊,還有一個特別的優點——它們習慣于跟隨頭羊,卻沒有很強的領地意識。這意味著,它們更易適應與人類一起生活,也更易管理。

就這樣,羊成了最早被馴化用來提供蛋白的動物,一直影響人類的飲食習慣,直到今天。

近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羊肉消耗總量排在豬、雞、牛之后,名列第四,不算很高,不過,這并不會降低羊對人的影響。因為羊能提供的不僅是肉。

大約在6000年前,人們發現了到今天為止仍然非常重要的紡織原料——羊毛,開始使用柔軟而保暖的羊毛制品。而在此之前,人們的衣物大部分由獸皮制成。羊,這個畜牧業的開創者,又成了紡織業的先行者。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羊毛服裝是地位的象征。后來,羊毛貿易盛行,羊毛稅成了一些地區的重要稅源。據說,自英王愛德華一世開始征收羊毛稅后,幾百年間,羊毛稅始終在英國王室收入中占據不小的比例。

今天,羊毛作為一種可降解、可再生的天然纖維,在紡織、時尚、化工等領域,依然非常重要。

作為最早被馴化的食草動物,羊對人類生活真是影響深遠。

作者:毛茸茸的星球

審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研究員 黃乘明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