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人們往往忽略了身體發出的警報。腸癌,作為一種隱蔽性強、初期癥狀不明顯的疾病,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那么,哪些癥狀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呢?
澤橋原創 版權聯系
小嚴的母親每年都會堅持體檢,但她卻從未做過腸鏡檢查。某天,母親在電話里告訴小嚴,自己每天凌晨3點多都會被肚子串氣痛醒,體重也明顯下降。小嚴立即從外地趕回老家,帶著母親去醫院檢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母親被診斷為粘液型結腸癌中期。三天后,母親被推進了手術室。她以為自己只是得了結腸瘤,但醫生告訴她,腫瘤距離肛門只有9厘米,情況非常危急。
術后兩年,母親的病情惡化,腫瘤距離肛門僅剩3厘米,需要造口。造口手術后,母親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不得不每天“掛著”造口袋,無法隨意控制排泄。為了方便醫生檢查腸道和糞便情況,造口袋是透明的,這讓母親感到非常尷尬和自卑。她變得沉默寡言,很少吃東西,也很少出門。她開始避免去公共場所,怕別人聞到怪味,出門前還會噴很多香水。
早期癥狀要警惕
80%的結直腸癌在早期并無明顯癥狀,如果沒有主動進行腸鏡檢查,很難被發現。但或多或少,腸道會有一些異常,因此一旦出現以下四個癥狀,應引起高度重視:
1、經常便血便血是結直腸癌最早和最常見的表現,但這種癥狀又與痔瘡相似,經常被患者混淆。
痔瘡便血顏色為鮮紅色,且血跡與糞便不混合,多是排便后滴出。而大腸癌便血顏色較暗,多與大便混合在一起,是暗紅或者柏油色的大便。
2、腹痛,有包塊部分結腸癌患者會出現腹痛、腹脹,癥狀為一陣陣的腹部絞痛,在排氣后,疼痛會消失。或者在腹部能摸到質地較硬的腫塊,還伴有腹痛、消瘦等表現,應及時檢查。
3、排便習慣改變排便與過去有明顯變化,比如過去一天1次大便,現在變成每天3-4次,或者好幾天才拉一次;排便總覺得排不干凈,或者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持續出現粘液便、膿血便;大便形狀變得很細、帶有溝槽等等。
4、全身性癥狀隨著腫瘤的發展,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如果有不明原因的乏力、疲勞等癥狀,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為好。
腸鏡檢查的重要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公開表示:“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大腸癌早期癥狀非常不典型,也容易漏診,腸鏡是目前最具性價比的檢查手段,通過腸鏡檢查,可以做到早發現甚至癌前阻斷,大大降低腸癌的發生。
根據《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以下人群建議進行腸鏡早篩:
- 年齡≥40歲,無論男女;
- 長期抽煙、喝酒的群體;
- 有結直腸息肉或結腸癌家族史;
- 進行膽囊切除的群體,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
- 長期缺少運動,高脂肪、高鹽飲食者;
- 長期便秘,腹瀉,有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體。
來源: 澤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