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銀杏果非常有營養,還能治療糖尿病”

民間有傳言稱:吃銀杏果非常滋補,養生延年,而且還能治療糖尿病。因此在北方,每年的這個時候,就能看到銀杏樹下好多人撿果子......

流言分析:其實,并非如此。

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吃白果能治療糖尿病,如果有血糖問題不要盲目吃白果“治療”,還是應該遵醫囑的。至于延年益壽,這也不是吃某一種食物就能做到的。

現在這個季節,是銀杏樹最美的時候,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然后拿出手機拍出幾張值得留念的照片,飄下來的葉子撿回家還能做書簽。除了欣賞銀杏葉的美味,它的種子也經常出現在餐桌上。有人說它營養,有人說它有毒,到底能不能吃呀?

銀杏果的營養并不神奇

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在地球上已有上億年的歷史。從中生代的白堊紀晚期至新生代第四紀冰河時期,地球上的氣候發生巨變,幸存下來的銀杏成為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銀杏樹沒有果實,只有種子,被稱為銀杏果,也叫白果,還有鴨腳子、佛指柑、靈眼的稱呼,人們會將它歸于堅果類食物中,成熟的白果呈橙黃色或淡黃色,形狀為近球形或橢圓形。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民間有傳言稱:吃白果非常滋補,養生延年,而且還能治療糖尿病。其實,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吃白果能治療糖尿病,如果有血糖問題不要盲目吃白果“治療”,還是應該遵醫囑的。至于延年益壽,這也不是吃某一種食物就能做到的。

白果的營養也沒有多么神奇,談不上屬于滋補品。它的營養成分和咱們平時吃的常見堅果一樣,都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有一些抗氧化成分。白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 72.6 克/100 克,這可比咱們平時吃的核桃、巴旦木、松子、榛子等堅果高多了,是它們的 3~4 倍,跟板栗差不多(板栗:78.4 克/100 克);蛋白質含量約為 13 克/100 克,這含量在堅果中不算高,我們平時吃的榛子蛋白質含量為 20 克/100 克呢;膳食纖維含量為 2.19 克/100 克(算外種皮),只有榛子的 1/4;鉀含量比不上榛子,為 998 毫克/克;還含有一些黃酮類、多酚類以及萜類物質等抗氧化成分。其他營養成分上,除了葉酸、B 族維生素含量相對其他堅果豐富一些之外,沒有特別值得一提的。

*代表數據來自美國農業部營養數據庫[3];膳食纖維含量來自參考文獻[2]

銀杏果不能隨便吃

雖然白果也屬于堅果的一種,但卻不能隨便吃,小心中毒。從古至今,一直都有關于吃白果中毒的記載。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古文《三元延壽書》中有寫道:“言昔有饑者,同以白果代飯飽食,次日皆死也。”

2012 年,北京一位 45 歲女性,因自食白果仁約 10 粒,出現中毒癥狀進了醫院,經過搶救后轉危為安;2020 年 9 月,四川成都周女士因食用一斤半白果,誘發食物中毒,住進醫院的 ICU 病房接受治療;2011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江蘇省某醫院共收治了 51 例急性白果中毒的兒童。自 2006 年以來,我國有約 250 人因食用白果而中毒。由此可見,白果中毒不可輕視。白果肉質外種皮含有銀杏酚、白果酸、氫化白果酸、氫化白果亞酸、白果酚等有毒成分,種仁中含有微量的氰甙,也是有毒的;再有,白果中的 4'-甲氧基吡哆醇被認為是主要毒素,其化學結構與維生素 B6 相似,具有維生素 B6 的拮抗作用,會導致機體缺乏維生素 B6 而出現中毒癥狀。生吃白果很容易中毒,潛伏期一般為 1~12 小時,最長可達 16 小時,中毒后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及胃腸道癥狀,偶有末梢神經功能障礙。具體可表現為惡心、嘔吐、驚厥、口唇發紺、口吐白沫、四肢強直、呼吸加快、腹痛、腹瀉等,甚至會昏迷或呼吸困難,嚴重也會導致死亡。

想吃銀杏果,這樣才行

銀杏毒主要存在于外種皮和胚芽部位,這些毒素都能溶于水,遇熱也能分解一部分,減少毒性。為避免中毒,在食用白果時應去除種皮和胚芽,再經過水煮后食用。

圖:參考文獻[6]

如果煮熟后再進行微波、炒制、烘烤,能對白果中的銀杏毒起到進一步熱解的作用,但同時會破壞白果的營養價值及感官性質。雖然熟制后的白果可以食用,但也不可過量,安全起見,建議一次別超過 10 粒。兒童和嬰幼兒尤其要注意,有報道稱幼兒生食 5~10 粒即可引起白果中毒。另外,白果的貯藏方式也會影響毒素的含量,建議帶殼在 -20℃ 冷凍保存。也就是說,生白果毒性很強,堅決別吃!烹煮可以減輕白果的毒性但不能消除其毒性,安全起見成年人建議一天別超過 10 粒,兒童最好不超過 5 粒,嬰幼兒禁止食用。

提醒:路邊的銀杏種子別亂撿

煮熟后的白果口感軟糯、味道香甜,很多人都喜歡吃。以至于每到深秋時節,都會有很多人到銀杏樹下撿脫落的銀杏種子,這波操作可不建議。首先,新鮮銀杏果的果皮中含有大量銀杏酸,具有很強的致敏性,用手直接接觸會引起皮膚過敏,出現灼熱、瘙癢、紅斑、腫脹等癥狀,嚴重還可能會導致過敏性休克。其次,路邊的銀杏樹都屬于景觀樹,不僅會受到周圍環境的污染,還可能會噴灑農藥。再說了,樹上脫落的銀杏果味道很臭,一般人接受不了,這是因為白果的外種皮中含有丁酸、己酸等物質,具有酸臭味。總結:白果做法多樣,既可煮熟后直接吃,也可以煮粥、還能做菜,比如白果紅燒肉、白果雞湯、銀耳白果湯等,還可以做鹽焗白果。但得小心謹慎,避免中毒。堅決別生吃,也不要吃過量!

照“謠”鏡

我們所熟知的飲食謠言,很多都是夸大了某種食物的作用。事實上,沒有單獨哪種食物可以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所以,看到這類傳言,要擦亮眼睛,更不要輕易嘗試。身體出現不適,第一時間要去醫院。

參考文獻

[1]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8

[2]吳平,姚芳,祁興普,劉萍,王海波,徐嘉蔓,鄭海松.銀杏全資源主要成分與功能活性[J].食品工業科技,2022,43(9):447-455

[3]https://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170175/nutrients

[4]朱傳明.急性白果中毒80例救治體會[C]//浙江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江蘇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2018年浙江、江蘇兩省急診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長興縣人民醫院;,2018:2.DOI:10.26914/c.cnkihy.2018.030920.

[5]https://www.cfs.gov.hk/tc_chi/multimedia/multimedia_pub/multimedia_pub_fsf_204_02.html

[6]鄒敏敏.白果銀杏毒的組織分布、貯藏加工變化及其酶催化脫除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21.DOI:10.27242/d.cnki.gnjlu.2021.000060.

[7]趙娟,魏賢河.51例急性白果中毒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0):2525-2527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審核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博士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